摘要:可再一看这位“首位女性”的履历:修宪狂人、反华先锋、靖国神社常客、主张拥有“先发制人”打击能力……好家伙,这哪是“破冰”,这是“破防”啊。
日本要出第一位女首相了!
消息一出,全球媒体齐刷刷打出“历史性突破”“性别平等里程碑”“亚洲政坛新一页”……
可再一看这位“首位女性”的履历:修宪狂人、反华先锋、靖国神社常客、主张拥有“先发制人”打击能力……好家伙,这哪是“破冰”,这是“破防”啊。
她就是高市早苗,64岁,政坛“老炮”,人送外号“安倍女孩”。
不是因为她长得像安倍,而是因为她把安倍的保守路线,背得比《论语》还熟。
安倍说要修宪,她说“必须修”;
安倍说要扩军,她说“还不够”;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她12年去了11次,堪称“年度VIP会员”。
如今,她击败了人气偶像小泉进次郎,成了自民党新总裁,离首相宝座只差一步。不是靠颜值,不是靠改革,而是靠“够硬、够右、够敢说”。
高市早苗出身普通,没家族背景,年轻时是广播主持人,说话利落,反应快,有股“怼天怼地”的劲儿。从政后,她一路高升,当过总务大臣、经济安保担当大臣,是安倍内阁的“铁杆打手”。
她的政治哲学很简单:日本太软了,该硬起来了。
什么叫“硬”?
军备要强,宪法要改,对中国要“紧盯”,对美国要“抱紧”。她公开主张日本应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说白了就是:你还没打我,我就先炸你。这已经不是“专守防卫”,这是“主动出击”。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她对历史的态度。
她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严重性,称“数字被夸大”;
她为侵略战争洗白,说“日本也是受害者”;
她年年参拜供奉战犯的靖国神社,从不避讳。
这种人当首相,不是“破纪录”,是“埋雷”。
按理说,小泉进次郎才是“天选之子”:年轻、帅气、有口才,老爸是前首相,自带流量。可他输了,输得干脆。
因为今天的日本,不想要“阳光男孩”,它想要一个“铁腕家长”。经济停滞三十年,少子化压得喘不过气,周边局势越来越紧张——老百姓不怕“强硬”,怕的是“软弱”。
高市早苗的胜出,不是偶然,是日本社会集体焦虑的投射。他们不再相信“对话与合作”,更愿意相信“实力与威慑”。哪怕这个人立场极端,只要她“敢说狠话”,就能赢得掌声。
这就像一个长期被欺负的学生,突然想练肌肉、买拳套,哪怕教练是个脾气暴躁的老头,他也愿意跟着练。
当然,女性当首相,本身是好事。打破玻璃天花板,激励更多女性从政,这值得鼓掌。
可问题是——她代表的是谁?
她不代表平权,因为她反对同性婚姻;
她不代表进步,因为她否定历史教训;
她不代表和平,因为她鼓吹军事扩张。
她代表的,是日本最保守、最右翼、最不愿面对历史的一群人。她的“首位”,不是女性的胜利,而是保守势力的逆袭。
更危险的是,她一旦上台,很可能把中日关系推向新低点。台海、南海、钓鱼岛……她哪哪都要插一脚,哪哪都要“密切关注”。
这不是外交,是挑衅。她以为自己在“捍卫国家”,实则可能把日本拖进一场根本打不起的地缘赌局。
我们当然欢迎日本出现第一位女首相。但我们更希望,这位“第一人”是推动和平的使者,而不是点燃火药桶的纵火者。
历史不会原谅那些无视真相的人,时代也不会奖励那些逆流而动的政客。
高市早苗能不能坐稳首相之位,还得看日本民众最终要不要为她的“强硬”买单。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真正的进步,不是谁上台,而是往哪走。
如果方向错了,走得越快,离和平就越远。
希望她上台后,能记住一句话:“强大”的最高境界,不是亮剑,而是让剑,永远不必出鞘。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