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能直接买单了!90秒搞定购物,和传统网购差在哪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6 16:56 1

摘要:9月29日,ChatGPT上线"即时结账"功能的消息炸了圈,不少人好奇:这AI聊天机器人怎么突然跨界做起电商了?其实早从商家用它写文案、选品开始,ChatGPT就已经渗透到电商的各个环节。

9月29日,ChatGPT上线"即时结账"功能的消息炸了圈,不少人好奇:这AI聊天机器人怎么突然跨界做起电商了?其实早从商家用它写文案、选品开始,ChatGPT就已经渗透到电商的各个环节。

如今从"给建议"到"能买单"的跨越,更是让"AI+电商"成为绕不开的新风口。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ChatGPT做电商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我们普通人和商家又意味着什么。

1、

以前我们网购,得先打开淘宝、京东这些APP,想好买什么再搜关键词,翻半天商品页对比价格、看评价,最后点下单——这叫"人找货"。

但ChatGPT做电商完全是另一个逻辑,核心差别体现在三个地方:

首先是购物入口变了,没有复杂的首页和搜索框,你只需要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说话就行。

比如随口问"100美元以下的跑鞋推荐",或者"给爱喝茶的老爸选个礼物",ChatGPT立马就能给出带图、带价格、带评价的推荐,不用跳转任何链接就能直接付款,全程最快不到90秒就能搞定。

其次是推荐更懂你,传统电商的推荐多是"猜你喜欢",但ChatGPT能读懂你的模糊需求。

比如你说"想要适合小户型的收纳神器",它会结合你之前提过的"预算500以内""喜欢极简风格"这些信息,精准推荐匹配的商品,推荐准确率能到85%以上。

甚至还会主动提醒"你上次买的厨房收纳盒是塑料材质,这款竹制的更符合你的环保需求"。

最后是交易模式轻了,ChatGPT自己不囤货、不搞物流,更像个"中介"。

现在它已经对接了Etsy平台和超百万Shopify商家,包括Glossier这样的知名品牌。

用户下单后,订单和发货还是由原来的商家负责,它只在中间传递信息,而且不抽佣金、不干预定价,商家接入成本很低。

2、

对商家尤其是中小商家而言,ChatGPT早就是提升效率的好帮手,从选品到售后的全流程都能搭把手,有人甚至靠它4个月就做到了6万+销售额。

选品环节最能体现AI的优势,以前新手选品得泡在小红书、抖音上,手动搜"电子书""模板"这些关键词,把销量、价格一条条抄到Excel里分析,一整天都未必有结果。

现在只要把灰豚数据、野马数据里导出的爆品表格丢给ChatGPT,10分钟就能拿到答案:哪个赛道适合新手、客单价多少、竞争大不大,还能直接给3个推荐方向和理由。

有个做虚拟产品的商家就靠这招,精准选中了"小红书IP起号手册"这个品类,短短4个月卖了1200多份。

内容生成更是省了大功夫,以前写产品标题、详情页得绞尽脑汁,做虚拟手册10万字要写一个月。

现在用ChatGPT,先投喂自己的知识库——比如旧手册、学员案例这些资料,让它先"学习",然后逐章生成内容,3天就能搞定5万字的原创手册。

配图可以用Midjourney批量生成,30分钟就能做出10条引流笔记的素材,效率直接翻10倍。

数据分析也不用再头疼,每周花几小时看订单数据、笔记流量的日子过去了,把订单详情、笔记数据导给ChatGPT,它能自动生成可视化报告,不仅告诉你哪些笔记卖得好,还会指导下一步该调整封面还是换选题。

有商家试过,用Claude4.5生成的报告最详细,简单一句指令就能得到actionable的建议。

但这里必须提醒一句:别完全依赖AI,有商家刚开始直接把AI生成的内容上架,结果用户差评一堆,说"内容太空洞,没实操价值"。

后来才明白,AI负责80%的基础工作,剩下20%的人工优化才是关键——得加上自己的真实案例、补充实操步骤,这样产品才有竞争力。

3、

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ChatGPT做电商确实让购物变方便了,但便利背后也藏着需要注意的地方。

先说好事,最明显的是决策效率高了,传统网购时,光是对比不同店铺的价格、售后政策就能耗半小时,中途因为跳转太多页面放弃购买的人高达60%。

现在ChatGPT能直接帮你对比参数、算性价比,甚至自动领优惠券,决策链条能缩短70%以上。

而且它24小时在线,凌晨想咨询商品问题也不用等客服,Salesforce的数据显示,AI处理咨询的效率比人工高30%。

但问题也不能忽视,首先是退货率不低。

2024年假日季的数据显示,用AI助手购物的消费者,退货率从20%涨到了28%。

毕竟AI推荐再精准,也没法替代你亲手摸一摸、试一穿,很容易出现"图片好看实物一般"的情况。

其次是隐私安全得留心,ChatGPT能精准推荐,靠的是分析你的购物历史、对话内容这些数据。

虽然官方说会加密保护,但这些个人偏好和消费记录会不会被滥用,还是让人有点担心。

而且它的推荐算法到底是不是"中立"的?虽然OpenAI说不搞赞助排名,但实际操作中会不会有隐形倾斜,现在还不好说。

4、

ChatGPT入局后,不少人问:亚马逊、淘宝这些平台要凉了吗?其实未必是"取代",更可能是"重构"。

传统电商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成熟、商品齐全,但流量越来越贵、用户决策成本高的问题一直没解决。

ChatGPT的出现,相当于重新定义了"购物入口"——如果用户习惯了直接在聊天框里买东西,传统平台可能会面临流量流失的风险。

就像当年移动支付改变线下消费一样,AI可能会改变我们触达商品的方式。

但传统平台也在反击,百度文心一言已经对接了京东,能直接对话下单;淘宝的智能导购用上了阿里云大模型,备货效率提升了25%;微信视频号小店也嵌入了AI推荐。

大家都在抢"智能驱动"的赛道,最终拼的还是谁更懂用户需求、谁的生态更完善。

国泰君安测算,未来三年内,"AI+电商"模式可能会覆盖30%以上的在线交易,其中即时响应类交易占比能突破15%。

跨境电商、个性化商品这些领域会先尝到甜头,因为它们最需要精准的需求匹配和多语言服务。

5、

说到底,ChatGPT做电商不是简单的"AI卖货",而是用自然语言能力打通了"需求-推荐-交易-反馈"的闭环。

对商家来说,它是降低门槛的工具,能让小成本创业成为可能;对消费者来说,它是提升效率的助手,但得接受它还不够"完美";对行业来说,它不是颠覆者,而是推动从"流量竞争"到"智能竞争"的催化剂。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AI和电商的结合才刚刚开始,就像OpenAI说的,这"仅仅是开始"。

未来可能会有更智能的虚拟导购,能帮你试穿衣服、预览家具摆放效果;商家也能靠AI精准预测销量,避免库存积压。

但无论技术怎么变,电商的核心还是"好产品+好服务"——AI能帮你提高效率,但没法替你做好产品。这一点,恐怕永远不会变。

来源:笔杆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