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丨2025年9月北京地方文献新书(16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6 14:06 1

摘要:简介:本书由钢笔画家桂志仁先生绘制,书法家陈群先生题写图名,中国地图出版社专业编制审图。大幅面全景式北京旅游地图,300余幅唯美钢笔手绘插图,便于读者按图索骥,打卡故宫、长城、天安门、颐和园、天坛、北海公园、什刹海、环球影城等景点;20处经典景观深度讲解,讲述

书名:《北京手绘旅游地图》

作者:桂志仁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价格:¥36.00

简介:本书由钢笔画家桂志仁先生绘制,书法家陈群先生题写图名,中国地图出版社专业编制审图。大幅面全景式北京旅游地图,300余幅唯美钢笔手绘插图,便于读者按图索骥,打卡故宫、长城、天安门、颐和园、天坛、北海公园、什刹海、环球影城等景点;20处经典景观深度讲解,讲述北京城市故事,阅览北京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现代地标建筑、非遗文化、美食等;9条精心设计的City Walk路线,游览中轴线、胡同、皇家园林、奥运场馆、艺术科技场馆、红色文化景点等。这份典藏级京城漫步指南,陪您开启一场有温度、有故事的北京之旅。

书名:《北京笔谭》

作者:亚历山德拉·埃瑟德雷德·格兰瑟姆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价格:¥75.00

简介:本书共分七个章节,脉络清晰、行文流畅,按照一定的时间线索展开描述;原文文字张力十足,能够激发读者丰富想象,值得反复品读;作者通过感性、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她眼中的中国传统社会,其中既有史实性的陈述,又有基于想象描绘出来的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善意与赞美,对中国劳动人民的钦佩与褒扬;尤其对北京城的历史、风俗、文化等方面,作者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描绘出一幅幅既生动又蕴含时代变迁的画卷。

书名:《藏春:元大都规画》

作者:武廷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价格:¥158.00

简介:本书讲的是刘秉忠规划元大都的故事。书中作者围绕元大都规划的相地、城制、营城、街巷、建置、易简六个环节提出了24个“猜想”,而后以“猜想-证明”的方式系统探究元大都规划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环环紧扣,引人入胜。本书旨在以元大都为案例,揭示中国都邑规画的规律,在复杂中辨别易简,在城市多样化现象与普遍的规划概念之间建立联系,让我们对自己,对人类,对我们生存的大自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书名:《天子之居:明朝皇帝与北京紫禁城》

作者:郑云鹏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价格:¥60.00

简介:本书以居住在北京的14位皇帝为核心,徐徐讲述皇权、心术、谋臣、后妃,呈现历史迷案,还原人物真相,堪称比小说还要好看的历史。

书名:《北京中轴线传说》

作者:杨建业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价格:¥52.00

简介:本书通过民间传说与历史考证的结合,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独特文化魅力。本书不仅保存与传播文化记忆,更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普通读者感受到文化遗产的亲近感与生命力。它既是北京文化的一把钥匙,也是一面镜子,既映照出城市历史的深邃,也折射出现代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与责任。

书名:《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集(英文版)》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价格:¥98.00

简介:本书收录了180多枚以“印记北京中轴线”为主题的大众篆刻作品,生动展现了北京老城中轴线上从钟鼓楼到永定门15个核心遗产要素、建筑布局和历史文化价值。本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使广大读者欣赏大众篆刻作品的同时,加深对北京中轴线前世今生的认识和理解,对促进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北京中轴线的故事、助力北京老城保护,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与教育意义,是一部融艺术、文化与教育于一体的精品力作。

书名:《我在胡同里长大》

作者:林海音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价格:¥28.00

简介:本书是林海音的散文精选集。收录了《苦念北平》《英子的乡恋》《家住书坊边》等散文,这些作品延续了《城南旧事》的语言风格,小说里让读者印象深刻的“英子”在散文中也不时闪现,生活气息浓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市井生活跃然纸上。

书名:《为什么是北京:成为大国之都的起因与变迁》

作者:李志刚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价格:¥88.00

简介:本书主要论述了北京成为大国之都的起因与变迁。第一章讲的是商周至隋唐时期政治经济重心的变迁;第二章讲的是幽州(北京)走上历史前台的触发点,幽州等草原游牧与农耕交界地区成为历史发展的关键地带;第三章讲的是幽州(北京)变身为都城的拐点,幽州逐步成为辽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区域政治、军事中心;第四章讲的是北京作为首都的起点与蜕变成长,及其内在的基因、外部的催化和历史的选择。

书名:《国宝播迁:抗战时期北平文物迁移纪实》

作者:李守义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价格:¥68.00

简介:本书讲述了20世纪 30年代,在中华民族面临存亡危机的历史时刻,为保护北平珍贵文物免遭日寇掠夺和战火损毁,故宫博物院、北平图书馆、历史博物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十余家文博与学术研究机构,发起并实施的一场规模空前的文物大迁移。这场历时十余年、辗转数万里的文物播迁,创造了世界文物保护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人类文明守护奇迹。此次文物迁移的历史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文物保护层面,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书名:《白鹭归来》

作者:桑农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价格:¥58.00

简介:本书真实再现了萧太后河畔的农村四十年发展变迁和城市化建设过程,既有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又有跌宕曲折的情节叙述,通过辗转多彩的故事让运河文化奔腾起来,流动起来。

书名:《牢记民族的伤疤:北京宛平城战争遗迹保护研究》

作者:张涛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价格:¥800.00

简介:本书为抗战遗迹保护与研究系列丛书的一本,是对重要抗战遗址进行保护研究的专业图书。宛平城,地处卢沟桥东,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总面积20.8万平方米,是我国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明末崇祯十一年(1638年)开建,历时三年建成。宛平城原为军用保卫京师的卫城,后逐渐迁入商户和民居,明清时称拱北城、拱极城。城分东西两座城门,东为“顺治门”,西为“永昌门”(清代改为“威严门”)。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宛平城成为“七·七事变”的历史见证,至今城墙上还保留着当年日军炮击宛平城的弹痕,因此宛平城具有极高的历史纪念意义和价值。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宛平城墙长期遭受风化侵蚀,城墙砖砌体出现了裂缝、空鼓、缺损、泛碱等病害,导致城墙砖砌体的承载力和耐久性日益降低,严重影响了城墙的结构安全,本书对宛平城墙战争遗迹及墙体病害进行保护研究。

书名:《首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

作者:吕良燕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价格:¥88.00

简介:本书立足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聚焦首都职业教育在数字化浪潮中的转型实践与发展路径,系统分析了首都职业教育的现实基础、转型成效与面临挑战,借鉴国际经验,构建理论框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与实施策略。通过多维视角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如何借助数字技术推动教学创新、优化管理、促进公平,为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和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书名:《2024京津冀科技统计年鉴》

作者:河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价格:¥36.00

简介:本年鉴涵盖京津冀地区科技相关多方面统计数据。第一部分“综合”呈现京津冀主要社会经济、财政收支、R&D、专利及技术市场合同成交等指标情况,时间跨度为2019-2023年。第二部分“财政”聚焦京津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财政科技支出及分布情况,还涉及三地各区(市)财政科技支出占比。第三部分分全部和非中央部门属,统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事业单位基本情况、R&D人员、经费、课题及科技产出等内容。此外,年鉴还设有工业企业、高等学校等多个部分,对各领域科技情况进行统计,最后对主要统计指标作出解释,为京津冀地区科技发展研究提供全面数据支撑。

书名:《北京城市规划概论》

作者:荣玥芳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价格:¥60.00

简介:本书适用于北京地区高等院校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及对北京城市规划感兴趣的相关从业者。

书名:《碳中和目标下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作者:杨博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价格:¥56.00

简介:本书是国家“双碳”战略范畴热点问题,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式,从2001-202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视角,深入分析土地利用数量和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对其产生碳源、碳汇进行定量核算,分析其影响因素及碳排放效应;通过建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探讨碳中和目标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本书形成了一套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碳核算—效应分析—减排潜力—结构优化的理论体系和方法研究,为北京市未来土地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书名:《怒吼吧中国:北京鲁迅博物馆藏抗战版画作品集》

作者:北京鲁迅博物馆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价格:¥128.00

简介:本书特别甄选馆藏160幅抗战版画,以“举国之殇”“反抗怒潮”“万众一心”“重整河山”为主题,引领读者置身于战时图像文献构成的真实历史氛围中,以“捏刀向木、直刻下去”的朴拙的艺术形式,深情缅怀中国14年艰苦卓绝抗战的烽火岁月,向为中国抗战献出青春、热血乃至生命的革命前辈和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来源:北京脉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