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鬱林州珮太守第先祖杨惕之忠烈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6 13:59 1

摘要:在明末时期,玉林州出了一位名叫杨公惕之的人,字贻白,号敬天,他勤劳读书,家传有才华,万历年间在乡里被举荐。杨公年轻时沉着稳重,通晓经义,最初被任命为直隶威县知县。他在治理时,廉洁仁爱,数月内没有打过任何人,民众都感受到了他的仁德。到了崇祯年间,由于他的治理出色

在明末时期,玉林州出了一位名叫杨公惕之的人,字贻白,号敬天,他勤劳读书,家传有才华,万历年间在乡里被举荐。杨公年轻时沉着稳重,通晓经义,最初被任命为直隶威县知县。他在治理时,廉洁仁爱,数月内没有打过任何人,民众都感受到了他的仁德。到了崇祯年间,由于他的治理出色,被提拔为锦衣卫经历,后来又晋升为刑部郎中。当时盗贼横行,中原陷入混乱,朝廷认为杨公有才干,派他去南阳担任守城之责。

杨公到达南阳后,看到城墙残破,粮仓空虚,于是他开仓救济,征募勇士修缮城墙,减免赋税,安抚流亡,鼓励农耕,在短短几年内,许多民众恢复了生计。然而局势已经岌岌可危,叛军势力膨胀,杨公意识到无法挽回,愤恨成疾,请求回乡。回到鬰林后,他遵照旨意在城内的十字街建立了“天中锁钥”坊,以表彰他镇守南阳的功绩,至今坊额仍然存在,乡人为他自豪。

在甲申之变中,怀宗殉国,杨公北望痛哭,数日不进食。当听说福王在南京登基后,他买船东下,想效忠。但到了羊城,得知南京再次陷落,无奈之下只能返回故乡,每到深夜都泪流满面,忧愤难平。

当时玉林贼首谢正奇聚集万人据守大宛肚,成为贼巢,横行掠夺乡里。顺治四年,广州兵溃,永历播迁,贼势更加猖獗,密谋袭击州城。知州惊慌失措,秘密邀请杨公商议守城策略。杨公说:“草寇初起,迅速剿灭可解决;如果任其发展,州城将危在旦夕!”于是他提出诱敌歼灭的策略,希望动用家财征募勇士助战。然而州府内外有很多贼人耳目,计划泄露,谢正奇恼恨杨公入骨。

就在那年三月,贼人突然围攻州城,杨公知道无法幸免,便召来乳母周氏、侍婢禤氏,将三岁的儿子君灿和田产券书交给她们,泪流满面地说:“杨家的血脉,就靠你们传承了!”然后让两人背着孩子翻墙逃走。不久城池被攻破,贼人涌入,杨公率领杨家子弟和南门陈氏义民数百人进行巷战,最终因人少力弱,全家遇害。州城遭受屠戮,尸体堵塞街道。

十年后,谢正奇被伏诛,周、禤两人才带着君灿和券书回到故乡。杨家族系因此得以复兴。后人感慨杨公的忠烈,在《鬰林州志》中立传,赞誉道:“昔日贼寇扰害乡民,朝廷派遣杨君除暴安良。计划泄露导致被害,全家为之牺牲。义母保护孤儿,清白的事迹永远传承。”如今玉林州的杨氏后代蒸蒸日上,都是受杨公忠义之泽的影响。

总结说:观察杨贻白公一生,守城时关心民众修缮防御,居乡时舍家纾难。在国家危难之际,他忠贞不二;在灭门之祸中,他托孤保嗣。他的节操可与忠肃相比,他的义行能与齐伯起相提并论。尽管时运不济,志向未得到实现,但他的忠贞贯穿一生,高尚的气节永存。后人阅读时,看到“天中锁钥”坊,仿佛能感受到他镇守南阳的豪情;听闻玉林州的杨氏家族兴盛,更能体会到忠义之泽,这种精神永不消逝。

原文

明末之世,玉林州珮有杨公惕之者,字贻白,号敬天,耕读传家,万曆乙卯举于乡。公少沉毅,通经明义,初授直隶威县知县。其为政也,尚廉惠,经月不笞一人,民皆感其仁。崇祯间,以治行卓异,内擢锦衣卫经历,晋刑部郎中。时流寇蜂起,中州糜烂,朝廷以公才堪重任,命出守南阳。

公至南阳,见城垣颓败,仓廪空虚,乃开仓赈饥,募勇缮城,修战守之具。常减从下乡,抚流亡,劝农桑,期年之间,民多复业。然时局已溃,闯逆势炽,公知事不可为,愤恚成疾,乞归故里。归鬰林后,奉旨于城内十字街建“天中锁钥”坊,以旌其镇守南阳之功,坊额犹存,乡人荣之。

甲申之变,怀宗殉国,公北向恸哭,绝粒数日。及闻福王立南京,乃买舟东下,欲效忠贞。至羊城,闻南京复陷,不得已返棹归乡,每中夜泣血,忧愤难平。

时玉林贼目谢正奇者,纠众万人据大宛肚为巢,暴掠乡里。顺治四年,广州兵溃,永历播迁,贼势益张,谋袭州城。知州惶遽,密邀公至署议守城策。公曰:“草寇初起,急剿可灭;若纵其坐大,州城危矣!”乃献诱歼之策,欲尽发家财募勇助战。然州署左右多贼耳目,谋泄,正奇恨公入骨。

是年三月,贼猝围州城,公知不免,召乳母周氏、侍婢禤氏,以三岁幼子君灿并田产券书付之,泣曰:“杨氏一线,赖汝存续!”遂令二人负子逾墙而遁。未几城陷,贼蜂拥入,公率杨氏子弟及南门陈氏义民数百人巷战,终因寡不敌众,阖门遇害。州城遭屠,尸塞街衢。

越十年,谢正奇伏诛,周、禤二氏方携君灿及券书归里。杨氏一脉,由是复苏。后人感公忠烈,于《鬰林州志》中立传,赞曰:“昔时流贼扰害乡民,请朝除乱事有杨君。谋泄被害,全家以填。义母存孤,清白永传。”今州珮杨氏科第绵延,皆公忠义之泽所溉也。

论曰:

观贻白公一生,守城则恤民缮防,居乡则毁家纾难。当鼎革之际,忠贞不贰;临灭门之祸,托孤存嗣。其节可比于忠肃之清白,其义能齐伯起之遗风。虽时运不济,志业未酬,然孤忠贯日,浩气长存。后之览者,见“天中锁钥”之坊,犹想见公镇守南阳之慨;闻州珮杨氏之昌,益知忠义之泽,终古不湮也。

来源:大容捷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