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宣布降价,网友晒省钱攻略,门店调整菜品服务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3 12:49 1

摘要:你有没有发现,这世道变得越来越刺激了,每隔一阵子,连餐饮圈都能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西贝这一次,又狠狠地在自己身上动了几刀,刀起刀落,看得人直呼“NPC自救片场”,演技还算行,但最后能不能逆风翻盘,没人敢保证。降价消息一出,价格浮动居然飘到20%到40%,这幅度,

你有没有发现,这世道变得越来越刺激了,每隔一阵子,连餐饮圈都能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西贝这一次,又狠狠地在自己身上动了几刀,刀起刀落,看得人直呼“NPC自救片场”,演技还算行,但最后能不能逆风翻盘,没人敢保证。降价消息一出,价格浮动居然飘到20%到40%,这幅度,要说不心动,估计就是钱包有点胖。可光靠便宜几个小钱,真能把被舆论拖进深渊的西贝拉回来吗?这一场关于西贝自救的戏码,究竟是不是苦情剧还是起死回生的大反转,谁也说不清。

到十月一号那天,微博小圈子里就开始炸了。网友们争当自家省钱小能手,纷纷爆料西贝上新了价格,降幅让人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饭钱。以前点一份草原嫩烤羊排,价格那叫一个拽——119元,一个字:贵!降价后99元,看上去还稍微有点亲民了。黄米凉糕从29元修正到26元,胡麻油炒鸡蛋更是一次性掉到33元,前后悬殊可不小。五种番茄酸汤莜面鱼鱼,也跟着队伍跳水,从29元降到23元。西贝官方客服也冒头了,说啥:顾客的声音都听进去了,我们照办,不折不扣的同城同价,各地平起来就这么多,不多不少。

门店员工也是够拼,通知突然来,印刷队伍没赶上节奏,咣叽咣叽地在旧菜牌上贴新价签。那种场面,堪比高考生抓紧最后几分钟,把错题改过来,只不过这次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自保。说起来,馒头这事儿还挺逗,网上有人说21元馒头一下子砍到3.9元,听着有点夸张。店员立马给解释,怎么可能,一分钱一分货,21元那是脸盆大的豪华款,3.9元是常规小号,谁拿巨无霸和单兵对比,真就不算数,有种强行上头的味道。

西贝还不忘趁着假期来点动作。有记者跑去问:国庆节人多,你们打算咋整?客服回得倒也坦荡,现在放猛子在“升级和调整”,让菜品现场制作透明公开,顾客都能近距离围观,明档里炊烟袅袅,看着就挺应景。有家广州分店的店长说,所有承诺整改的项目基本落地了。现场烤串盒饭,现炸鳕鱼条,现场煮粥加南瓜,这配置,简直一站升级。倒是“嫩烤DHA大黄鱼”为啥还用冷冻?厨房师傅也有苦衷,大黄鱼去刺得靠专业设备,门店档口玩不了X光,不冻点预处理难道让师傅空手拆鱼刺吗?想得美。

西贝原先的那个“25分钟上菜”沙漏也在这波风浪里跟着消失了,以前每个桌子都摆着计时神器,还刻着承诺,现在彻底收了,洗心革面吧。大家都明白,现场做菜节奏慢了,不能再保证25分钟雷打不动,餐饮业是个手艺活儿,真刀真枪比拼的都是耐心,指望所有菜都飞奔出来那是吃快餐的逻辑,不是正儿八经的现场出炉。

关于这次西贝自救,有人吐槽,利润够肥,本质还是“看起来降得多,实际上还是贵”,这话挺扎心。也有网友建议,别只在价格上玩花样,倒不如直接在菜单上标明,这道菜是中央厨房预制出来的,还是门店厨房新鲜炒的,别让大家猜谜语。要说餐饮透明化,谁不想掀开锅盖看看里面到底是啥?毕竟上次预制菜风波还没彻底过去,西贝和创始人贾国龙被推到聚光灯下,风头正劲,公关压力山大。

贾国龙甚至直接把自己社交账号视频清零,很多平台一夜之间啥都没了,把粉丝们看傻了眼。本来以为还能看看企业家日常喝粥吃肉,结果一搜全无,温情公关多少有点扑空的感觉。可西贝显然没被吓到,继续在线下整活。他们发起“西贝请您吃饭”活动,现场发堂食代金券,金额高达100元,无门槛,还能多张叠加,这波福利有点炸。全国门店通用,只要你进店就能拿券,吃了还能下次抵扣,简直比“买一送一”还实在。

网友自发开晒自己现场省钱的攻略,有人说两个人正好凑200元套餐,结账直接0元。更有大咖,四个人分头领四张券,第二天回锅消费417元,用掉代金券后只花17块,吃得开心,算账更开心。西贝这波活动明着冲销量,暗里也是拉人气,把旧有用户和潜在新客都黏上了。只要你肯进来吃,总有办法给你点小甜头,拴住你,等下次再来。

其实,西贝从九月中旬预制菜那场舆论暴雷后,一直没消停。那封致歉信出了狠招,九项整改措施一口气摆出来:儿童餐改现炒,食用油换非转基因,羊肉串现切现烤。这些诚意动作啊,谁看了不动心?又是一番品牌自救,不过精诚所至,未来能不能重新获得信任就不好说。

西贝官网小程序上也成了调整动态的大本营,大家可以在上面直观看到哪些菜品做了升级,羊肉串标明“现切、现穿、现烤”,手撕鸡注明“现煮现撕”,对得起那句“菜品调改,邀您品鉴”。现场感十足,透明度拉满,只差没在大门口直播每道菜流程了。

不过你仔细一想,这一切真的能彻底改变公众的印象么?价格降了,菜品升级了,服务也在变,但网友还是警觉:降价是一回事,价值感是另一回事。你消费心理其实很复杂,有人贪便宜,有人看体验,有人盯安全和健康。西贝的口味在过去算独树一帜,可遇到预制菜这种堪比“保健品风评危机”的事件时,消费者信任瞬间动摇,想摆脱那种“为了利润,把口感和品质降到最低”的印象,真的没那么简单。

餐饮业这几年的变化,仿佛在上一场大型实境秀。预制菜是行业大势,大牌餐企拼速度、拼效率,为的是抢占市场,节省人工与成本。这些操作对企业来说很省事,但吃到嘴里的感受就未必能让消费者满意。西贝这么做,是在高压下的自我革命还是临时抱佛脚?诚意是有一点,但能不能被当成“回头是岸”,消费者心里都打着算盘,谁也不傻。

这一次的降价,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和顾客、市场乃至行业规则进行一场博弈。你说降就能降,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少?又能坚持多久?假如还有后续舆论风暴,这种自救措施会不会成了短暂的避风港,最后还是被现实推翻。降价,也许只是权宜之计。餐饮业的根本还是把那一锅一碗做扎实,甭管是自救还是危机公关,最终都得回到你的核心竞争力。

说到这里,有个问题其实一直悬着:消费者会为降价买单吗?还是觉得西贝原本就赚太多,如今“割肉降价”不过是被逼无奈?市面上好吃又便宜的地方不少,西贝的特色能在价格新低下守住品牌吗?生意场上,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一家降价,别人会不会跟着复制,变成新一轮死磕战。这降价,是激励整个餐饮行业重塑服务和品质,还是单纯的一场价格战?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可能只剩时间知道。

哎,商场如战场,西贝能否挺过这波自救,别说你我,连老板自己心里都打鼓。品牌复兴靠的不仅是价格和活动,更在于能不能把客户体验真的做好。不管套路再多、营销有多花,嘴巴里的菜才是硬通货。餐饮业没有捷径,不管你怎么降价、怎么搞活动,最后还是那句话:让人吃得满意,愿意回头,才叫真本事。

话说回来,你最近有没有去西贝体验一下他们新动作?吃到嘴里是更值了,还是降价降到自己开始怀疑人生?和大家聊聊你的感受吧,这波“自救”到底划算不划算,你说了算!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来源:萌宠狂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