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4日晚,伴随着婉转悠扬的古琴曲,“望月琴诗”2025中秋诗会在朱泾镇的船子缘公园优雅开场。来自朱泾本土的诗词吟诵名家、传承人和古琴爱好者共赴诗词盛宴,轻弹慢吟,以诗寄情。
10月4日晚,伴随着婉转悠扬的古琴曲,“望月琴诗”2025中秋诗会在朱泾镇的船子缘公园优雅开场。来自朱泾本土的诗词吟诵名家、传承人和古琴爱好者共赴诗词盛宴,轻弹慢吟,以诗寄情。
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2022年,朱泾镇的古琴艺术成功入选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朱泾,古琴文化日益受到一批传统文化爱好者的推崇。
诗会现场,《渔歌》《关山月》《酒狂》《仙翁操》《石上流泉》等一首首经典琴曲,或宁静旷远、或清灵恬淡,让人陶醉,“非遗”雅韵深入人心,传递出传统典雅的艺术感染力,营造了温馨美好的浓厚传统佳节氛围。
“今年中秋恰逢国庆,说到演奏曲目,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古琴曲《关山月》。”演奏者马亚琼表示,中秋是阖家团圆的佳节,古时候在家团圆的人会弹奏古琴庆祝佳节,而离家的游子也会弹奏一曲古琴曲目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当晚的古琴演奏者还有正在上学的学生。今年7岁的王戚涵学习古琴已近2年,现场,她和另一位小朋友共同带来了古琴合奏《酒狂》,用跌宕起伏的音调展现了狂放不羁的魏晋风骨。
朱泾的诗词文化也是源远流长,船子和尚、“云间三诗人”、彭鹤濂等享誉海内,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当晚,朱泾本土古诗爱好者们吟诵对和,唱古调、吟古诗,以古音今唱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再次传播。《春江花月夜》《水调歌头·中秋》《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等耳熟能详的古诗词,让市民游客深刻体会到蕴藏在历史中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万家烟火似都城,元室曾经置大盈。估客往来都满载,至今人号小临清。”“朱溪碧水静亭亭,晚唱渔歌隔远汀。一阵荻花疏雨落,遥山齐露佛头青。”在船子缘公园的盏盏花灯下,清代诗人赵慎徽和高以寀所写的《朱泾》和《朱溪》两首描绘朱泾地区人文风貌的诗句被朱泾后人吟诵而出。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将诗文、吟诵和古琴结合在一起,通过吟诵名家和古琴爱好者的传神演绎,把中华传统文化用一种全新的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现给大家。”朱泾镇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高曙辉表示。
通讯员:沈欢琳
编辑:杨丽
责编:杨丽、潘婷
审核:陈建军、林堃
来源:i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