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屏幕上,比赛到了关键时刻,任伟不敢看了。她站起身,走到阳台去做深呼吸,心跳得厉害。屋里只剩下丈夫王云忠一个人盯着画面,隔一会儿,她就会在阳台那边扬声问一句:“现在比分多少了?”
电视屏幕上,比赛到了关键时刻,任伟不敢看了。她站起身,走到阳台去做深呼吸,心跳得厉害。屋里只剩下丈夫王云忠一个人盯着画面,隔一会儿,她就会在阳台那边扬声问一句:“现在比分多少了?”
王云忠也紧张,但还得稳住,妻子问比分,他就得报。手心早就湿了,看儿子比赛,比自己上场还累。这种感觉,只有当父母的才能懂。
他们没有去比赛现场,那个地方太吵,也太让人心慌。就在儿子给他们准备的这个新家里看直播,虽然隔着屏幕,那份揪心一点儿也没少。
这房子是王楚钦买的。
2024年,他用自己这些年打比赛挣下的奖金和工资,在北京朝阳区买下了这套房。装修、买家具,全是他一个人操办的,他想给父母一个来北京时的落脚地,一个真正的“家”。
在这之前,父母来看他,要么住宾馆,要么就在他的宿舍里挤一小段时间。任伟总想给儿子做点老家的饭菜,可条件不允许,心里总觉得不是个事儿。有了这个房子,一切都变了。
父母可以随时过来,住多久都行。任伟终于能在厨房里忙活,给儿子炖锅汤,包顿饺子,调剂一下他常年吃食堂的胃口。
这次来北京,正好赶上WTT中国大满贯。老两口嘴上说是来陪儿子过节,其实心里最惦记的还是他的比赛。
2025年10月5日,男单决赛,王楚钦对阵法国小将勒布伦。任伟就是在看这场球的时候,躲去了阳台。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还得从他小时候说起。王楚钦是2000年生人,吉林市的,家里就他一个孩子。妈妈任伟是吉林大学毕业的,从事教育工作,爸爸王云忠经商多年,家境不错。
他7岁那年开始打乒乓球,后来被教练相中,带去了河北保定训练。
一个那么小的孩子,独自离家,父母哪有不担心的。想他,又怕他练不出名堂耽误了学业,夫妻俩一度想把他接回吉林算了。
可王楚钦自己不愿意。
他对乒乓球是真喜欢,怎么说都不肯走。父母只好给他定下一个期限:12岁那年要是还打不出什么成绩,就必须老老实实回家上学去。
这个约定,像一块石头压在王楚钦心上。
2012年,王楚钦正好12岁。他被北京市乒乓球队看中了,还能代表北京队去打甲A联赛。直到这个时候,王云忠和任伟才算把心放回肚子里。在他们看来,儿子能在北京队站稳脚跟,将来退役起码有个工作安排,这就够了。
但王楚钦的目标不在这里。
他的心里装着更大的事,世界冠军、奥运冠军…。。。那些听起来遥远的目标。2013年,他进了国乒青年队,离梦想近了一步。又过了两年,15岁的王楚钦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拿了男单第五名,成绩很亮眼。
没过几个月,他就升入了国乒一队。
他个子高,1米82,球感又好,是队里重点培养的对象。之后的路,就是一场接一场的比赛和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2021年休斯顿世乒赛,他搭档孙颖莎,拿了混双冠军。
2023年德班世乒赛,他收获了混双冠军、男双冠军,还有一块男单银牌。
2024年,巴黎奥运会,他和孙颖莎再次联手夺得混双金牌,又和樊振东、马龙一起,拿下了男团冠军。
到了2025年,他又在世乒赛上,赢得了分量很重的男单冠军。
他常年在国家队,训练、比赛,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回吉林老家的机会很少。很多个春节,他都是在队里过的。父母想念儿子,又不敢总给他打电话,怕影响他训练,那份牵挂只能藏在心里。
在北京买房这件事,他早就想好了。2021年他拿到了北京户口,这个想法就更坚定了。
可父母看球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决赛那天,王云忠强撑着给妻子报着比分。11:7,第一局拿下。任伟在阳台稍微松了口气。接着是11:2,11:5,11:7…。。。
王楚钦以4:0的比分干脆利落地赢了。
加上之前的混双和男双冠军,他成了这次WTT中国大满贯的“三金王”。比赛一结束,王楚钦在场上霸气地伸出一根手指,指向看台的方向。
这时候,任伟才敢从阳台走回客厅,让丈夫把比赛完整的回放再放一遍。现在看,心里一点压力都没有了,每一分都看得清楚,看得舒坦,这是一种享受。
儿子在赛场上拼搏,激发了他的斗志。他三线作战,每天至少打两场,一场都没输。
而父母在北京的陪伴,也给了他力量。
第二天,10月6日,就是中秋节。国乒队难得放了一天假。
王楚钦终于可以什么都不想,安安静静地陪在父母身边。一家三口就在这个新家里,一起吃了顿团圆饭,吃了月饼。
他刚刚拿到的那三块沉甸甸的金牌,就摆在客厅。这是他提前送给父母的中秋礼物,比什么都让老两口开心。
这个家,因为他的奋斗而存在,也因为父母的到来,才真正有了家的味道。
来源:好学冰淇淋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