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补货500只,120分钟清零,单价158元,一只灰扑扑的砂岩色玩偶,没有表情,没有手脚,连鼻子都是磨平的。
“石敦敦”2小时再卖空,敦煌嘉年华把上海人的钱包摸得比壁画还干净。
补货500只,120分钟清零,单价158元,一只灰扑扑的砂岩色玩偶,没有表情,没有手脚,连鼻子都是磨平的。
它凭什么?
把莫高窟第220窟的砂石颗粒做成毛绒,就是把“国宝”揉成可以抱睡的安慰剂。
敦煌研究院知道,上海人最近三年最缺的是“可触摸的远方”,于是把1600公里外的戈壁,压缩成15厘米高的毛绒方块,运费只要8块,次日达。
限量、地区限购、小程序通道,三步把“稀缺”写进系统,比盖“飞天”章更管用。
夜场加到21点,门票不降价,散客通道排队40分钟。
静安公园把闭园时间往后挪,不是灯光师想加班,是大数据告诉运营方:18点以后到场的人,62%会二次消费。
咖啡杯、盲盒、发光手环,单价全在39到99之间,正好等于“来都来了”的心理账户。
延长2小时,园区多卖4000杯特调,咖啡豆是云南保山产,名字却叫“莫高拿铁”,一杯成本4块3,翻九倍卖,敦煌两个字就是溢价印钞机。
《令人心动的offer》实习生王昱、冯程朗,10月1日那天穿律师西装在摊位里卖咖啡,抖音话题冲到800万播放。
节目组要的是“反差”,观众要的是“我认识的学霸给我拉花”,运营方要的是免费流量。
三方一拍即合,律师证变成打卡背景板,法律精英秒变“敦煌打工仔”,流量成本为零,曝光换算成广告得花120万。
实习生拿到的是履历上“公益跨界”一行字,园区拿到的是实打实的核销人数,当天入园人次比前日增加37%,小红书笔记增加2100篇,带关键词“offer”的笔记优先推流,平台也乐于蹭热度,算法把敦煌和职场综艺捆在一起,搜索权重直接翻倍。
3D打印乐器展放在入口左侧,不是随便摆。
打印一件琵琶要7小时,成本600元,卖价1999,观众看完打印过程再看到价签,心理价位被“时间”锚定。
乐器不能弹,只能看,说明白点就是“高级手办”,但把“敦煌壁画原件”和“0.02毫米精度”两个数字并排打在卡纸上,就能让人心甘情愿扫码付款。
石窟幻境自拍点更直接,一圈LED屏把第220窟1:1搬进来,地面是镜面,人一站进去,头顶是飞天,脚下也是飞天,手机举高45度,脸在C位,壁画成了背景。
官方把灯温调到5200K,肤色显白,自带磨皮,拍完不用修。
自拍点出口就是文创商店,动线设计师原来做宜家,把“冲动消费”算得比壁画年代还精准。
延期到10月15日,是因为8号以后上海本地游客占比从41%涨到68%。
外地游客返程了,本地人错峰来玩,地铁2号线静安寺站出站就能入园,交通成本几乎为零。
运营方把“延期”写成“感恩加场”,文案里带一句“给没赶上的你”,把“错过恐惧”用到极致。
数据摆在这里:一只不带电的毛绒玩具,两小时卖掉79,000元;两杯咖啡加一块纪念章,客单价轻松过百;一个不能弹的琵琶,打印7小时就能找到买主。
敦煌研究院在上海闹市区,用15天把文化做成快消,比便利店更新鲜。
把千年壁画拆成盲盒、玩偶、自拍背景,到底谁在消费谁?
来源:微笑星星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