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还没亮透,一个女孩去公司加班,刚拐进Little Bourke后巷,就被一刀捅进右胸,肺当场瘪了。
天还没亮透,一个女孩去公司加班,刚拐进Little Bourke后巷,就被一刀捅进右胸,肺当场瘪了。
她倒在地上喘气像破风箱,血把灰地砖染成深红。
我看完警方通报,脑子里只剩一句:墨尔本的“安全”到底卖给谁了?
Higher Ground后墙那条缝,我天天走。
谁想到收容所里蹲着的32岁精神病男人,凌晨四点揣着刀出来遛弯。
他以前犯过事,Launch Housing还是给他床位,因为“复杂需求”优先。
复杂的是他们,买单却是路人。
女孩被路人拖出来,救护车一路闯红灯,胸腔插管排出一升血和气,才捡回命。
医生说她肺得像气球重新吹,三个月未必吹得回原样。
商户先炸锅。
咖啡店老板娘把监控剪成十秒小视频,发在群里:流浪汉躺在自家门口大便,她每天开门先冲水。
三天凑了1200个签名,要求政府把收容所搬走。
市长Sally Capp说九月开安全会,我赌五刀,最后又是加几盏路灯、贴几张“保持微笑”海报。280万澳元装摄像头,十月份才到位,那女孩胸口上的疤可等不到十月。
Launch Housing年报我翻了一遍,65%住户有精神病,40%有案底,投诉涨45%。
数字冷冰冰,翻译过来就是:你隔壁的慈善机构,把最不稳定的人集中塞进市中心,然后告诉大家“包容”。
包容谁?
反正不是凌晨倒地的上班族。
更魔幻的是,GoFundMe上给女孩筹医药费,目标八万,一周就爆。
说明大家心里门儿清:政府不管,只能自掏腰包。
下次再出事,是不是再开一次众筹?
这循环听着耳熟,像极了我老家那条“自己买灭火器”的街。
法庭九月审,罪名是“故意伤害致重伤”。
律师大概率拿精神病史挡刀,关几年转去“治疗式监管”,出来继续领福利。
女孩却得每天做呼吸训练,疼得睡不着。
她爸在众筹页写:我们只想要回原来的肺。
我看着屏幕,突然明白,城市安全不是摄像头数量,而是敢不敢把疯子请出闹市区。
治不好,就送走;送不走,就别怪市民自己带刀防身。
来源:远见卓识奶茶LokdI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