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火了!这4家公司抢滩核心赛道,谁能成最终赢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6 09:54 3

摘要:真要来了!9月底南昌“星火一号”刚敲定2029年建成、2030年并网发电的时间表,总投资砸了200亿;10月初全球最大“人造太阳”ITER项目又传消息,中国交付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馈线系统完成度飙到85%。随着2030年后超3万亿的市场浮出水面,4家手握

核聚变要送“免费电”了!4家公司卡住关键位,谁先分万亿蛋糕?

“人造太阳”发的第一度电,真要来了!9月底南昌“星火一号”刚敲定2029年建成、2030年并网发电的时间表,总投资砸了200亿;10月初全球最大“人造太阳”ITER项目又传消息,中国交付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馈线系统完成度飙到85%。随着2030年后超3万亿的市场浮出水面,4家手握硬核技术的公司早就在关键环节站稳脚跟,成了赛道上的核心玩家。

永鼎股份:高温超导带材的“长跑冠军”

要把1亿度的等离子体“困住”,全靠强磁场发力,超导带材就是磁场的“筋骨”。永鼎股份在这条赛道上直接跑出了加速度,旗下东部超导刚在欧洲应用超导大会上宣布,千米级高温超导带材性能再破纪录,单根长度突破1000米,这指标在国内没几家能跟上。

更关键的是,这种第二代REBCO带材不用依赖零下269℃的极低温环境,能把聚变装置的制冷成本砍下来一半。现在“星火一号”“环流四号”这些大项目的超导电缆供应基本被它拿下,2025年聚变相关业务收入直接实现爆发式增长,还在马不停蹄扩产抢产能,显然是认准了高温超导的未来。

国机重装:真空室制造的“隐形工匠”

核聚变的等离子体得在超高真空环境里“燃烧”,真空室就是隔绝内外的“密封舱”,不仅要扛住强辐射,焊接精度还得达到0.01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国机重装在这领域直接做到了国内领先,2025年已经形成成熟的聚变容器加工能力,成了业内公认的“隐形冠军”。

别小看这个“大罐子”,没有它,再强的超导磁体也没法约束等离子体。现在它已经接到合肥BEST装置的真空室部件订单,从原材料成型到精密焊接全流程自己把控,在这个细分环节几乎没对手。随着ITER项目推进和国内示范堆开工,它的订单量只会多不会少。

东方电气:氚循环系统的“能量管家”

核聚变靠氘氚反应产生能量,氚就像“燃料”,而氚循环系统就是负责“燃料”回收再利用的核心。东方电气在这领域早早就站稳了脚跟,研发的氚提取效率直接突破99.9%,这意味着几乎不会浪费一滴“燃料”。

更厉害的是,它2025年刚完成聚变发电机组的预研,从“造能量”到“送电能”的全链条都有布局。现在不仅深度参与ITER项目的能量转换系统配套,还拿到了国内CFETR工程堆的相关订单,在能量利用这个关键环节,话语权根本藏不住。

联创光电:混合堆赛道的“押注先锋”

比起纯聚变堆,“星火一号”搞的聚变-裂变混合堆技术商业化速度可能更快,联创光电早就绑上了这棵“潜力股”。作为项目联合推进方,它直接拿下高温超导磁体系统研发任务,子公司还刚造出全球首根百米级大电流高温超导集束缆线,技术硬实力摆在那。

2025年项目一期已经落在南昌瑶湖科学岛,要是2030年真能如期发出100兆瓦级的电,它手里的技术就成了商业化的“敲门砖”。更妙的是技术能跨领域用,旗下兆瓦级高温超导加热设备已经量产,就算赛道有波动也能稳得住。

这4家公司各守一摊关键生意:永鼎股份押对了高温超导的未来,国机重装的真空室是装置“刚需”,东方电气的氚循环系统管着“燃料”命脉,联创光电赌对了商业化速度。随着2027年BEST装置演示发电越来越近,万亿市场的大门正在打开。到底是手握国际订单的“老将”更稳,还是押对技术路线的“新人”能逆袭?谁又能最先拿到商业化发电的第一笔大单,所有观点均是个人投资心得体会,和个人身边真实案例分享,供大家交流讨论,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请大家别盲目跟风,盈亏自负!成年人要有自己的判断。

来源:高贵梦想1w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