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宴”这股歪风,到底是怎么刮起来的?感觉莫名其妙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6 06:18 1

摘要:其实也不怪大家情绪大,这几年订婚宴越办越像婚礼,花钱像流水,热闹像演出,最后两口子还没正式登记,账单先到家

多地直接倡议取消订婚宴,连餐饮婚庆都被要求不接单

这话刚传出来,朋友圈一下就炸了

有人松口气说早该这样,有人嘀咕面子往哪放

其实也不怪大家情绪大,这几年订婚宴越办越像婚礼,花钱像流水,热闹像演出,最后两口子还没正式登记,账单先到家

古人的订婚挺简单,男方把生辰八字装进拜匣,媒人送到女方家,女方回礼回八字,算是定下了

那时候讲究礼,但礼是互相的

我们这代80后印象里也差不多,男方提着烟酒茶,糖果凑成双数,进门一屋子人热热闹闹,吃个家常饭,双方老人聊聊日子、定定日程,婆婆再用红毛巾包个订金,图个好彩头,万里挑一也好,平平安安也罢,意思到了就行

现在呢,讲究一个“像样”

酒店大厅灯光要打到位,舞台背景要布出主题,婚庆主持词要感人,花艺要上镜,男方这边还得备齐彩礼、五金,宴请女方亲友三五桌起步,十几桌不稀奇

到了台上还要互诉衷肠,来一段“你是我的唯一”

等宾客散了,微信账单亮了,才发现这场“订”字的仪式,花出去的是真金白银

说白了,订婚本该是两家人互相认门的礼,不是给别人看的秀

为啥会越办越大

一个是时代变化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婚姻讲究依法登记,很多地方的订婚就跟着走起了正式流程;

八十年代,定婚宴摆两三桌,算是礼到情到;

后来经济好了,大家的消费能力起来了,仪式感这件事被放大,商家瞅准机会,酒店、婚庆、摄影一起上,广告铺天盖地,气氛越炒越热

“当仪式感被商业包装过度,它就从温度变成了温度计,专量你的钱包”

数据摆在那

行业报告说,年轻人办一场婚礼平均花17.4万元,42%最后都会超预算

目的地婚礼也火,2023年大理一年就办了四千多场,外地新人占了九成,基本每天都有十多场在进行

你说订婚宴能不跟着“升级”吗

结果就是负担越来越重,争议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累

更麻烦的是,订婚宴不仅贵,还容易惹祸

前阵子内蒙古曝出一个婚恋诈骗案,男方相亲当天就被催订婚,几天后办了订婚宴,彩礼八万、三金全给了,转头女方又去相亲,被撞个正着

报警后人抓到了,钱退了,但这搁谁身上都是一记闷棍

一场订婚宴,差点成了诈骗的遮羞布

还有更刺耳的,山西那起“订婚强奸案”,订婚第二天男方强行同房,一审三年,二审维持原判

“订婚不是通行证,法律不打折”

这两件事像两盆冷水,浇在热火朝天的“订婚秀”上,提醒大家别把风俗当借口,别把钱当安全感

有人说是男方压力大,也有人说女方也不好受,怕亲戚笑话,怕被说“没嫁对人”

都对

面子这件事,一旦跟钱挂上钩,最后里子和感情都容易受伤

民政部的数字也有意思,2023年登记结婚768.2万对,比上一年多了不少,25到29岁的人占比最高,快四成了

年轻人结婚更晚,也更珍惜一次仪式的机会,这可以理解

可花多少钱,真不该成为衡量爱情的尺子

风向确实在变

河北邯郸永年区公开倡议取消订婚宴,连餐饮企业、婚庆公司都被号召抵制相关业务

不少地方把规范彩礼、简办婚事写进村规民约,比如有地区明确彩礼原则上不超过6万元

江苏有的地方还给公职人员上“婚前廉政谈话”,提醒你别借婚事铺张、别搞人情负担

看似小题大做,其实是给社会打个样:“适度的仪式感可以有,过度的面子工程必须刹车”

也别把“简办”理解成寒酸

河北河间办过零彩礼集体婚礼,新人穿中式喜服,亲友乡邻来祝福,该有的礼节都有

零彩礼的集体婚礼,不浪漫吗?

一点不打折

反过来看印度那边,安巴尼家族的婚礼热搜刷了好几个月,从订婚到正婚,名流云集,流量拉满,听说还请了流行天王献唱,伴郎礼物都是天价表

奢华不是罪,但用它当标准才是问题

他们可以带动一个行业的产值,我们却没必要拿他们的方式当我们的答案

回到家常里短

身边人吐槽最多的不是“要不要办”,而是“我该办多大”

有钱真想整一场,那是你自由,谁也拦不住;

手头紧还硬撑,最后只会让爱变味

我见到的常态是,很多年轻人为了体面去刷卡、借钱,再被网图和短视频喂了更多“必须有”的清单,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推着往前跑

可婚姻不是直播间,没人给你退货、返现

订婚这事,礼数要有,分寸更重要

两家人见面坐下来吃顿饭,聊聊以后怎么过,钱怎么管,房子、工作、父母的期待怎么平衡,这些比舞台和烟花更能决定婚后生活

彩礼是心意,不是票价;

婚宴是祝福,不是考核

说穿了,大家图的不过是一个“被重视”的感觉

那就用时间、用行动、用靠谱的规划去重视吧,而不是用一个晚上堆出人设

我也晒晒自己的态度

我家有两个女儿,我会反对大操大办的订婚宴

等她们真要成家了,就双方父母、至亲坐一桌,吃个饭,互相讲讲孩子小时候的糗事,笑一笑,心就近了

彩礼有个意思就好,别当筹码,别当枷锁

房子、车子、票子,能帮的就帮,不能帮的说清楚,别打肿脸充胖子

婚前把话说开,胜过婚后把泪流干

当然,每个家庭的选择都要被尊重

但有一点,我真想说给还在焦虑的人听:婚姻是日子,不是秀场

如果要摆宴,请把目光多放在餐桌下那双要并肩走一生的脚上

如果要花钱,请把预算多放进以后的房租、宝宝奶粉、父母看病里

如果要仪式,请把爱人放在中心,而不是镜头

当你把面子放下,生活才能把你抱起

最后,给这股刮得有些走形的“订婚风”一个小小的建议

让订婚回到它该有的模样:简而有礼,暖而不累

把钱留给日子,把热闹留给亲友,把真心留给彼此

等到哪天你们牵着手走进民政局,回头看,那个不喧哗的订婚夜,才是你们故事里最有力的一页

来源:蓝胖子不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