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答案正在路上,北京上海等10城已经悄悄试点“医疗适应训练包”,玩具针筒先玩熟了,真针头就不怕。
6个月娃前一秒看别人哭狂笑,下一秒轮到自己秒变表情包——这谁顶得住!
医院最新放出的复诊视频更离谱:同款娃,同款抽血,居然没哭?
原来针头换了无痛版,还涂了麻醉凝胶。
网友直接弹幕刷屏:科技才是止哭神器。
专家解释那叫社会参照,说白了就是娃在学大人脸色。
可大家更关心的是:以后带娃打疫苗能不能也安排上无痛套餐?
答案正在路上,北京上海等10城已经悄悄试点“医疗适应训练包”,玩具针筒先玩熟了,真针头就不怕。
更魔幻的是,品牌闻着流量味儿就来了。
联名“勇敢宝宝”奶瓶已上架,每卖一个捐一块钱给病房里的小病号。
有人吐槽割韭菜,也有人买账:反正要买的,顺便做公益不亏。
抖音播放量8亿,一半在循环娃的变脸瞬间。
有人笑完突然沉默:长大后的我们,还能这样一秒崩溃又立刻被哄好吗?
说到底,大家爱的不是娃,是那个敢哭敢笑的自己。
来源:笑料百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