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丽热巴嫦娥造型如何成争议焦点?河南卫视文化内核遭质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6 00:10 1

摘要:2025年中秋夜,一袭白衣的迪丽热巴在《中秋奇妙游》中翩然起舞,衣袂飘飞间,仿佛从月宫踏云而来。她演绎的《天女散花》分三幕展开:一梦生花、百花相随、散花赐福,将神话意象与东方美学凝于一身。节目尚未正式播出,相关话题已冲上热搜,“像神女下凡”成为网友共识。

2025年中秋夜,一袭白衣的迪丽热巴在《中秋奇妙游》中翩然起舞,衣袂飘飞间,仿佛从月宫踏云而来。她演绎的《天女散花》分三幕展开:一梦生花、百花相随、散花赐福,将神话意象与东方美学凝于一身。节目尚未正式播出,相关话题已冲上热搜,“像神女下凡”成为网友共识。

这并非一场普通晚会的明星亮相,而是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的又一次文化输出。该系列以“圆”为核,借地理之圆、生活之圆、文化之圆、民族同心圆四重维度,重构传统节日的精神坐标。迪丽热巴作为领衔舞者,与河南省青年舞团共同完成这场融合非遗、诗词、神话与现代技术的艺术实验,立意在于传递“美育万物,善泽苍生”的东方哲思。

然而,当千万粉丝为“神女”尖叫时,一个问题悄然浮现:我们是在致敬文化,还是在消费符号?近年来,越来越多传统文化节目将流量明星奉为“出圈密码”。资本追逐热度,平台渴求点击,明星带来话题——这套逻辑运转之下,文化成了陪衬,仪式沦为布景。一些节目看似复刻古风,实则空有其表:舞美华丽,内涵空洞;话题汹涌,思想贫瘠。观众记住了脸,却忘了魂。

真正的危险不在于明星参与本身,而在于流量的来源与目的。若流量来自作品的精耕细作、艺术的真诚表达,那便是文化破圈的正途;但若流量依赖人设炒作、粉丝打投、话题操控,文化便成了被利用的工具。前者如《唐宫夜宴》靠创意引爆全网,后者则不乏某些综艺以“国风”之名行选秀之实,最终只剩热搜词条和数据泡沫。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当文化表达被简化为视觉奇观,公众对传统的理解也将随之浅化。人们赞叹“太美了”,却不再追问“为何而美”;沉迷于“仙女下凡”的幻象,却忽略了“天女散花”背后慈悲济世的精神内核。长此以往,传统不再是活的文化,而沦为可复制、可拼贴、可消费的符号商品。

文化传承不怕热闹,怕的是热闹之后一片虚无。我们欢迎明星带来关注,但更需要节目守住内核。技术可以炫目,形式可以创新,唯独对文化的敬畏不能打折。真正的“神女下凡”,不是让仙女走进镜头,而是让文化走进人心。

流量终会退去,唯有真诚不朽。

来源:璐璐聊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