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案位于广州荔湾闹市,为一处177㎡的精装住宅。原户型虽格局方正、功能齐全,却失之于刻板,缺乏与居住者情感共鸣的艺术表达。面对千篇一律的精装基底,我们通过细致勘测与深入沟通,从居者个性与空间现状出发,提出“灵动焕新”的核心改造策略——以流动的格局打破静态分区,
本案位于广州荔湾闹市,为一处177㎡的精装住宅。原户型虽格局方正、功能齐全,却失之于刻板,缺乏与居住者情感共鸣的艺术表达。面对千篇一律的精装基底,我们通过细致勘测与深入沟通,从居者个性与空间现状出发,提出“灵动焕新”的核心改造策略——以流动的格局打破静态分区,以定制化的场景重塑生活的仪式感,旨在将标准化空间转化为契合灵魂的栖息之地。
平面布置图
我们拆除了原有隔墙,打破功能区的模块化区隔。通过巧妙设计,将原本孤立的玄关、厨房、餐厅与客厅有机串联,形成流畅的生活场景序列。这种开放灵活的空间叙事,生动诠释了居者从晨起到暮归的起承转合。
我们欣喜地将原始直梯改造为旋转楼梯,此举不仅释放出半面墙的富余空间,更赋予空间新的灵魂。旋转楼梯作为连接公区与私密领域的艺术媒介,通过优化上行动线,在提升功能效率的同时,为日常起居注入了优雅的仪式感。
旋转楼梯勾勒出优雅弧线,于静谧的白色空间内翩然起舞,成为贯穿其中的艺术韵律,为极简氛围注入灵动气息。
家的社交核心落位于采光充沛的客餐厅。用餐区特选的黑色异形椭圆桌,既与旋转楼梯的弧形语言遥相呼应,又为宴客聚餐奠定了优雅仪式感。将原厨房门位改造为开放式岛台,营造出自在互动的餐厨氛围,完美契合居者“乐于在烹饪中与亲友畅谈”的生活场景。
摒弃传统纱帘,我们创新性地采用电动卷帘系统。当其升起,炽烈阳光被过滤为均匀柔和的漫射光,既消弭了眩光,又让温润光影充盈室内。设计巧妙地将轨道隐匿于横向体块之中,使其与横向推拉门及固定玻璃窗形成连贯统一的建筑肌理。
开放灵活的空间格局,真正实现了“家庭公区”的核心意义——即使家人各自沉浸于所爱之事,也能时刻感知彼此存在的安稳。空间于此,以静默而有力的方式,悄然连接并滋养着亲密关系。
客厅内,复古圆球形吊灯、白色布艺沙发与原木茶几相映成趣,素色地毯进一步延展了空间的纯净基调。大面积的留白与中性色调悄然蔓延,共同晕染出清淡而静默的整体质感。
慵坐于沙发,或览书,或观影。抬首间,巨幅窗外碧空流云如画,清透天光漫洒入室。时光于此仿佛放缓流速,让人全然沉浸于当下的静谧与安然。
家中光景丰沛,每日流转的光影自成一场无声的视觉盛宴。这恰如居者的生活写照:既能安享平稳日常,亦勇于拥抱突破,始终以从容笑靥面对生活的万千气象。
于都市喧嚣中,辟得一隅心安。当冥想静坐之时,人与空间展开深层对话,家便呈现出一种澄澈而宁静的能量场域,滋养着居者的内在精神。
天花设计不仅巧妙包裹结构梁,更内嵌一方软膜天花。当夜幕降临,灯光亮起,其光线如经云层过滤般柔和均匀,宛若自然天光漫洒,为家延续一份安谧宁静的夜晚氛围。
通过整面镜柜的反射效应,有效拓展了卫生间的视觉维度。公卫空间呈现出干净整洁的质感,每一处细节皆井然有序,彰显出简约而高效的功能美学。
主卧与卫生间之间,我们摒弃常规的硬质隔断,转而以一道轻盈的帘幕作为柔性区分。此举不仅巧妙维系了空间的通透尺度与自由呼吸感,更引光入室,让阳光得以漫溢至卧室每个角落,营造出自在且安心的休憩氛围。
洗漱台以现场砌筑的台面为基础,覆以独特的手工砖。这一设计令物件与空间在此刻产生深层共鸣,赋予功能细节以艺术温度。
来源:火车头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