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赛前,篮网主教练乔迪.费尔南德斯丢下一句话,“每个球员都会有出场机会”。我想,正是这句话,让众多的国内球迷憋足了劲,一等再等、苦苦地等痴痴地等。
你得承认,看今早篮网与以色列耶路撒冷夏普尔的季前赛,中国球迷比曾凡博累。
赛前,篮网主教练乔迪.费尔南德斯丢下一句话,“每个球员都会有出场机会”。我想,正是这句话,让众多的国内球迷憋足了劲,一等再等、苦苦地等痴痴地等。
一直等到终场哨响,差一点就天荒地老了。
可是,我们没有等到曾凡博上场。
123:88,篮网大胜以色列夏普尔,全员18人,除了受伤球员,只有曾凡博没有获得上场时间。
比赛谈不上精彩,更谈不上激烈。篮网早早就把他们的首场季前赛打成了垃圾时间。只要主帅愿意,曾凡博甚至随时可以上场哪怕只露个脸,但是没有,小曾成了球队18人出场名单中唯一没有上场的球员。
但场外的中国球迷,尤其是看直播的国内球迷,这场球真的是费了老劲了。一开场,我们在场上找小曾找不到,就拼命在场下找。
可场下找他也不容易啊。
小曾坐在球员席第二排最边上的座位,这个座席正好处在转播镜头中的篮板边沿后,非常难以辨认。评论栏里,球迷们一开始都在议论,小曾是不是压根没有进入球员大名单?后来小曾挪了一个座位,总算是让国内球迷看见了。但是也没用,直到最后一刻,我们能看到的小曾,仍然是他在板凳席上的身影。
末节领先四十多分了,场上的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教练还是没有叫他。那一刻,评论席里炸开了锅,有人替他不平,有人开始推测阴谋,有人说这是他NBA梦碎的信号。
可也许,我们真的想多了。
我们太爱用主观去定义人。看他没登场,就判定失败;若他上场投中一个球,又立刻封神。这样的情绪,在中国篮球的语境中太熟悉。姚明、易建联、杨瀚森,包括小崔,每一个名字背后,都会是一场舆论的高烧。曾凡博只是又一次被裹挟进这股高烧浪潮。
回看小曾这半年,季后赛那次腰椎骨折,让他几乎错过整个夏天。别人休假,他在恢复;别人打国家队比赛,他在静养。能在九月重新穿上球衣,对他来说,已经算是一种证明了。
从CBA到NBA,这段距离看似只隔一张合同,实际上横亘着整个篮球世界的落差。曾凡博能第二次获得Exhibit 10合同,已经意味着他跨过了那道最窄的门缝。
谁都知道,那是一个几乎没有保障的名额,随时可能被替换,却也是几乎所有国际球员梦寐以求的入场券。能在篮网训练营里与顶级锋线同场,哪怕只是每天和助教的对抗训练,对一个二十二岁的中国球员来说,这已经是一场胜利。
说实话,乔迪在这样有着巨大垃圾时间的比赛中,没有给小曾哪怕一分钟,实际上已经表明了篮网队的态度。他们签他,给他Exhibit 10合同,无非就是让他在中国赛中,给球队增加一点热度。
仅此而已。
想要跟世界接轨,硬实力仍是唯一的前提。包括接下来马上要迎接考验的、目前来看看似大热的杨瀚森。
就这。
来源:大眼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