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细胞肺癌(SCLC)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恶性程度高、增殖快、易早期转移的肺癌类型,约占肺癌15%-20%,多与吸烟相关,对放化疗敏感但预后差,五年生存率低。
小细胞肺癌(SCLC)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恶性程度高、增殖快、易早期转移的肺癌类型,约占肺癌15%-20%,多与吸烟相关,对放化疗敏感但预后差,五年生存率低。
这位62岁的男性患者,经病理确诊为小细胞肺癌IIIA期,这一分期意味着癌症已经扩散到同侧不同肺叶或隆突等邻近结构,但仍有局部治疗的机会。肿瘤位于左肺下叶,呈现周围型单发特征。
病理报告揭示了肿瘤的侵袭性特征,报告提到存在脉管内癌栓,这表明癌细胞已经侵入血管或淋巴管,增加了转移的风险。神经侵犯和胸膜浸润则说明肿瘤具有侵袭性,已经影响到周围组织和神经。此外,还观察到了气腔播散,即癌细胞通过气道扩散,这也是小细胞肺癌的一个典型特征。
由于免疫组化中PD-L1检测为阴性,意味着针对这一靶点的免疫治疗效果相对有限。
患者术后接受了EP方案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这是针对小细胞肺癌的常见治疗策略。然而,在完成第一周期化疗后,出现了骨髓抑制现象,白细胞计数降至1.4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仅0.05,这无疑是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的直接体现。同时,患者食欲不振,这也是化疗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影响了患者的营养摄入和生活质量。
面对这样的治疗反应,我们需认识到,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本身就是一场攻坚战。化疗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骨髓抑制便是其中之一。此时,医疗团队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象变化,及时采取升白治疗,预防感染,并调整后续化疗药物的剂量或给药间隔,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另外,鉴于患者存在脉管癌栓和神经侵犯,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转移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食欲不佳的情况,应鼓励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家属的陪伴与鼓励也至关重要,可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带来的挑战。
该患者的治疗之路仍充满挑战,但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有望在控制病情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来源:郭乃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