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网红因癌离世!5种癌症年轻人要警惕,医生:这些信号不能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2 03:16 1

摘要:今年8月15号,山东19岁的小梦圆因为鼻咽癌去世了。她15岁查出鼻咽癌,到最后就四年时间,癌细胞转移到淋巴,化疗掉头发,一只眼失明,样子都变了。她哥哥发了她的遗言,看了真让人难受。梦圆这事儿不是个例,现在的数据显示,国内20-39岁的人,得癌症的比例每年都在涨

今年8月15号,山东19岁的小梦圆因为鼻咽癌去世了。她15岁查出鼻咽癌,到最后就四年时间,癌细胞转移到淋巴,化疗掉头发,一只眼失明,样子都变了。她哥哥发了她的遗言,看了真让人难受。梦圆这事儿不是个例,现在的数据显示,国内20-39岁的人,得癌症的比例每年都在涨,差不多3%的速度。国家癌症中心去年发的报告说,15-39岁的年轻人里,癌症是第二大死因,仅次于意外。

一、癌症咋盯上年轻人了?

1、生活习惯变了

作息乱套: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说了,老是黑白颠倒地上班,是2A类的致癌因素。长期熬夜,身体里一种叫褪黑素的东西就少,免疫力就下降。

吃得不对:现在都是高糖、高油、高盐的加工食品,还有外卖啥的。蔬菜水果吃得太少。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说,吃多了火腿、香肠这些加工肉,得结直肠癌的风险就高。

老坐着不动:中国疾控中心去年的研究显示,18-35岁的人,一天坐着的时间超过9个小时。不运动容易胖,还容易有胰岛素抵抗,对肿瘤生长有影响。

2、环境也不好

空气污染:世界卫生组织说,外面的空气污染是致癌的(1类),里面的PM2.5带着一些致癌的东西,能进到肺里,甚至进到血液里。虽然国内大城市PM2.5这两年降了点,但还是挺严重的。

化学物质:每天用的东西,还有装修材料里,有些东西会干扰内分泌(像双酚A、邻苯二甲酸盐),长期接触可能会影响激素水平。

3、微生物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HPV):国内去年的调查说,年轻女性感染高危型HPV的越来越多,持续感染的话,容易得宫颈癌、口咽癌啥的。

幽门螺杆菌(Hp):国内感染率差不多50%,跟胃癌关系很大,年轻人感染了没及时治,以后容易出问题。

4、技术进步了

现在检查技术好了(像低剂量螺旋CT),还有内窥镜也普及了,大家也更重视体检了,所以以前发现不了的早期癌症,现在能查出来了。

二、年轻人要特别注意这五种癌症

1、鼻咽癌:国内高发,特别是南方。早期没什么感觉,可能就是鼻涕带血、一边鼻塞、耳鸣,或者脖子上长个不疼的包(淋巴结转移)。梦圆就是这种,查出来的时候已经转移了。高危因素:EB病毒感染、爱吃咸鱼之类的腌制食品、家里有人得过。

建议:高风险地区或者家里有人得过的,定期去耳鼻喉科检查,查EB病毒抗体。

2、结直肠癌:现在得这个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要注意的是:拉屎习惯变了(便秘/拉肚子交替)、大便带血(以为是痔疮)、肚子一直疼、不明原因地瘦/贫血。

建议:中国抗癌协会去年建议,一般人45岁开始做肠镜检查。如果一直有消化道症状、有炎症性肠病、家里有人得过,就早点查。

3、甲状腺癌:年轻女性(20-40岁)容易得。主要表现:脖子前面长个不疼的包,咽东西的时候会动,有的会声音嘶哑、咽东西困难。

建议:一般人不用常规检查,摸到脖子上有包,或者做超声的时候偶然发现结节,就去看医生评估一下。

4、乳腺癌:现在年轻患者也变多了。主要症状:乳房长个不疼的包、乳头出水(特别是带血的)、乳房皮肤凹陷(像酒窝”)、乳头往里陷。

建议:国内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建议,一般人40岁开始,一两年做一次乳腺X线检查。高危人群(比如BRCA基因突变、家里有人得过)要提前检查,而且查得更勤。

5、恶性黑色素瘤:这是最要命的皮肤癌,啥时候都可能发生。要注意(ABCDE法则):

A(不对称):痣的形状不规则。

B(边缘):边缘模糊不清,像锯齿一样。

C(颜色):颜色不均匀,有好几种颜色(比如棕、黑、蓝、红、白)。

D(直径):一般大于6毫米。

E(进展):大小、形状、颜色、隆起或者出血、痒啥的,最近有变化。

建议:定期自己检查皮肤,看看有没有新长的痣,或者痣有没有变化,特别是痣多、晒伤过、家里有人得过的,要定期去看皮肤科医生。

三、案例:27岁拉血查出晚期肠癌,多科室一起治好了

去年年初,27岁的程序员小张,拉了3个月的血,还瘦了。他以为是痔疮,自己随便吃了点药。医生给他做了直肠指检,摸到里面有个东西,就让他做了肠镜。结果发现离肛门8厘米的地方有个大溃疡,把肠子都堵了70%。

怎么确诊的:

肠镜活检:查出来是中分化腺癌。

腹部增强CT、盆腔核磁共振:肿瘤穿透肠壁,侵犯周围脂肪,肠系膜淋巴结也肿大(考虑转移),但是肝肺啥的没转移。

分期:三期(T4aN2aM0)。

错配修复蛋白检测:结果显示错配修复蛋白完整(pMMR),微卫星稳定(MSS)。

怎么治的:(多科室一起商量)

1、先化疗:因为肿瘤比较晚期了,先做了3个月的术前化疗(FOLFOX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目的是缩小肿瘤、杀死可能转移的癌细胞。

2、再手术:化疗后检查发现肿瘤小了很多,就做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低位前切除术),成功保住了肛门。术后病理显示肿瘤明显缩小,淋巴结转移也少了。

3、术后继续化疗:术后又做了6个月的化疗(包括术前的),巩固效果。

4、支持治疗:整个过程都有营养支持、止吐、升白细胞治疗,还有心理疏导。

现在小张恢复得挺好的,定期复查。今年7月最后一次复查,CT、肿瘤标志物、肠镜都没发现复发转移的迹象。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年轻人拉血可不是小事,赶紧做肠镜能救命。就算查出来是晚期,好好治也有机会治好。

四、预防和治疗都要抓

1、一级预防(预防病因)

戒烟少喝酒:烟是头号致癌物,酒精代谢出来的乙醛也是1类致癌物。

好好吃饭: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少吃红肉和加工肉。

多运动:一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快走、骑车)。

控制体重: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²。

打疫苗:打乙肝疫苗预防肝癌;打HPV疫苗预防宫颈癌啥的。

别暴晒:减少紫外线照射,用防晒霜预防皮肤癌。

2、二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了解风险和信号:知道前面说的那几种癌症的症状,了解自己有没有风险(家里有没有人得过、有没有慢性感染啥的)。

该做的检查要做:根据年龄、性别、风险因素,在医生指导下做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乳腺X线摄影、低剂量螺旋CT(高风险的查肺癌)、肠镜等检查。

别不当回事:年轻人有啥不对劲的症状(比如不明原因的肿块、出血、疼痛、消瘦)要赶紧去看医生,别以为我还年轻不会得癌”。

3、三级预防(好好治疗和管理)

一旦确诊了,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让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的医生一起给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啥的)。治疗后要坚持长期复查,看看有没有复发转移,控制治疗副作用,好好康复。

癌症年轻化是生活方式、环境变化、诊断进步等多种因素搞出来的复杂问题。虽然鼻咽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这些对年轻人的威胁越来越大,但是只要科学预防,对身体发出的信号敏感点,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对抗癌症。看到像梦圆这样的年轻人去世,我们还是想问:在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让这些年轻的生命和自己的细胞打起来了?也许答案就在我们对肿瘤免疫微环境更深入的了解里,等着科学来照亮它。

来源:中医肿瘤专家牛小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