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诗龄那张没滤镜的脸,被截成九宫格全网飞,有人惊呼“脸圆了”,也有人喊“这才是16岁该有的样子”。
“生图”一出来,热搜直接炸成烟花。
王诗龄那张没滤镜的脸,被截成九宫格全网飞,有人惊呼“脸圆了”,也有人喊“这才是16岁该有的样子”。
点进话题,前排全是“她怎么又变了”。
可真正该看的,是她刚被伦敦青年艺术家展提名的那幅油画——画里的小女孩抱着马脖子,笑得牙肉都露出来,像在说“别盯着我脸,看我画的”。
同样被镜头逮住的还有戚薇。
直播里她故意歪嘴笑,弹幕瞬间刷屏“姐太勇”。
可别忘了,她工作室9月底才承认做过“面部轮廓微调”,医学专家又补刀:嘴歪多半是表情肌用多了。
一句“我敢笑”把5000万人留在直播间,顺便把医美焦虑打回地心。
何超莲更绝。
巴黎那套黑丝造型被嘲出圈,转身回澳门美食节就穿卫衣牛仔裤,营业额反倒涨了37%。
造型师后来爆料:黑丝是品牌爸爸写进合同的,不穿就赔钱。
网友这才反应过来——原来翻车的不止她,还有被合同绑架的审美。
三个热搜串在一起,像一面镜子照出同一件事:我们到底在围观什么?
数据不会说谎。
巴黎时装周今年媒体生图发布量暴涨210%,中国明星精修与生图差距47%,欧美只有28%。
差距越大,翻车越狠。
于是王诗龄的圆脸、戚薇的歪嘴、何超莲的黑丝,都成了“真实”二字的祭品。
可真实不该是武器。
心理学家说得直白:对未成年少女的外貌围剿,本质就是容貌霸凌。
凤凰网最新民调里,68%网友呼吁“给生图立规矩”,不是不让拍,而是别再用放大镜找瑕疵。
有意思的是,被嘲得最狠的三个人,反而最先转身。
王诗龄把采访留给学校杂志:“艺术比外貌长久”;戚薇准备发起“真实面容挑战”;何超莲干脆把祛斑精华的购物车截图发Ins,带火一款小众药膏。
镜头之外,她们都在做同一件事:把主动权从“被看”变成“我要你看”。
所以下次再刷到生图,不妨先问一句:我们到底在围观脸,还是在围观自己无处安放的焦虑?
来源:单纯钢笔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