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日上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上空传来清晰提示音,一架警用无人机悬停在30米高空,螺旋桨划出轻微嗡鸣,机身搭载的扩音器循环播报着安全提醒。
10月1日上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上空传来清晰提示音,一架警用无人机悬停在30米高空,螺旋桨划出轻微嗡鸣,机身搭载的扩音器循环播报着安全提醒。
地面上,飞手张哲文盯着平板电脑上的实时画面,屏幕里跳动的红色热力图清晰标记着人流聚集点。
这是西安公安“科技强警”在国庆假期的生动一幕,无人机这支“空中战队”正用“上帝视角”守护着市民游客的平安。
“以前在景区巡逻靠脚走、靠眼瞅秦陵博物院北广场这么大的区域一圈转下来得40多分钟犄角旮旯的拥堵点根本顾不过来。”张哲文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画面瞬间切换到景区入口处,
“现在不一样了无人机升空后半径1公里内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哪块儿人多、哪条通道堵热力图一标一个准。”10月1日上午10点,公安临潼分局通过画面发现北广场西侧安检口出现人流“打结”,立即通过对讲机通知地面巡逻警力增援疏导,不到5分钟,拥堵就被化解。据统计,国庆假期前两天,西安公安仅在临潼景区就投入无人机20余架次,像这样“空中发现+地面处置”的联动,成功排除人流拥堵隐患2处,把地面巡逻的“视野盲区”变成了“防控亮区”。
就在临潼无人机守护景区大客流的同时,蓝田警用无人机正忙着“盯紧”河道安全。
国庆假期前三天,西安接连降雨,部分河道水位上涨,防汛压力陡增。
巡逻民警盯着回传的高清画面,手指点向屏幕一处:
“你看这儿河堤护坡有块砖被雨水冲松了要是不及时处理雨再大可能会塌。”随即,民警立刻将隐患位置、现场照片同步推送至水务、应急等部门,1小时后,维修人员就赶到现场完成了加固。
整个国庆假期,西安公安的无人机沿着浐河、灞河、潏河等重点河道巡航,累计发现并协助处置河堤冲刷、杂物堵塞排水口等隐患,用“空中巡查”为群众筑起了一道防汛“安全线”。
除了景区和河道,无人机还成了“空中通道”的守护者。在蓝田通航机场周边,每天清晨和傍晚,都会有无人机沿着机场航线区域低空巡航。
“机场净空区不能有风筝、气球这些障碍物以前靠地面巡逻一圈下来得2个多小时还容易漏查。”负责该区域防控的民警介绍,无人机巡航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能精准监测到农田里是否有人放风筝、屋顶是否有违规搭建的高物。
“国庆期间机场有通航作业我们的无人机就像‘空中哨兵’24小时盯着净空区确保每一次飞行都安全。”蓝田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西安公安
与你同行
来源:名侦探柯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