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麦先天不足?做好四补一促管理法,弱苗后来居上,产量翻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5 11:05 1

摘要:阴雨天气让不少种植户的小麦播种推迟,很多人担心晚播会导致小麦“先天不足”。其实不用担心,老农们早就总结出了一套针对晚播小麦的 “四补一促”管理法,只要照做,弱苗也能“后来居上”,产量翻倍不是梦!

阴雨天气让不少种植户的小麦播种推迟,很多人担心晚播会导致小麦“先天不足”。其实不用担心,老农们早就总结出了一套针对晚播小麦的 “四补一促”管理法,只要照做,弱苗也能“后来居上”,产量翻倍不是梦!

晚播不等于低产

很多老乡一看到播种晚了就心慌,总觉得赶不上趟了。其实,晚播小麦只要管理得当,同样可以获得高产。

最关键的就是要落实好“四补一促”技术体系——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以肥补晚,促进弱苗转壮。

“四补一促”具体怎么做?

以种补晚是第一步。可不能随便拿个种子就种,要优先选择抗逆性强、丰产性突出的多抗型小麦品种。比如茎基腐病重发区域,可选择种植山农48、太麦198、济麦60等抗(耐)性较好的品种。

以密补晚是关键。晚播小麦分蘖时间短,分蘖数量少,怎么办呢?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播种量来弥补。具体增加多少,要根据晚播的天数来定,播得越晚,用量越要多一些。

以好补晚是基础。越是晚播,越要讲究播种质量。整地时要做到耙匀、整平、压实。控制播深3-5厘米,大力推广播前播后双镇压技术,确保种土密接。这样才能保证出苗齐、出苗匀。

以肥补晚是保障。晚播小麦需肥有讲究,要坚持“有机与无机、大量与中微量、底肥与追肥”合理配施。秸秆还田量较大的地块,可增施秸秆腐熟剂或适量增加氮肥用量,促进秸秆分解。

拌种包衣,杜绝“白籽下地”

今年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绝对不能“白籽下地”!

小麦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严重,一定要用药剂拌种或包衣。防治小麦茎基腐病,可选用三氟吡啶胺、吡醚·咯·噻虫、苯甲醚·咯菌腈·噻虫胺、唑醚·灭菌唑等登记药剂。

拌种时还可以添加含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等成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免疫诱抗剂,这样不仅能防病,还能提高小麦出苗率和抗病抗逆能力。

冬前管理,促弱转壮

播种只是第一步,出苗后的管理同样重要。

对于旺长的麦苗,可以在越冬前采取机械镇压,控旺转壮。而对于底肥不足、苗子偏弱的麦田,要结合冬前浇水,适量补施化肥,促弱转壮。

冬前还要注意防治杂草,最佳时期为小麦3至5叶期,杂草2叶1心至3叶期,日平均气温高于8℃时进行。

适时冬灌,保苗安全越冬

浇冻水很重要,但时机要把握好。建议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3-4℃、灌水可及时下渗时进行灌溉。

灌溉量要统筹节水和防冻,避免大水漫灌。如果播后镇压到位、冬前土壤墒情好,这样的麦田也可以不浇越冬水。

只要把这些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晚播小麦不但不会减产,反而可能后来居上,实现产量翻倍!

所以老乡们,别再为晚播发愁了,赶紧行动起来,用好“四补一促”管理法,明年夏粮丰收照样在望!

来源:稻香老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