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旁的李婶连忙点头,附和道:"王大爷说得对,我家那几亩地,去年收成不太好,今年可得好好拾掇拾掇。"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杏花村被一层朦胧的绿意所笼罩。
枝头的杏花宛如娇羞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淡雅的芬芳。
村里的人们也如同这苏醒的大地一般,开始躁动不安,心里都盘算着今年怎么多挣点钱。
村头那棵粗壮的大槐树又一次抽出了嫩绿的新芽。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树下,聚集着村里的男女老少,大家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今年庄稼地里的活儿
"今年可得早点把地翻了,听说春雨来得早,得赶在前面把种子播下去。"
王大年他爹叼着旱烟袋,吧嗒吧嗒地吸着,吐出一口浓浓的烟雾,缓缓说道。
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皱纹,眼神却依旧矍铄,在村里,他可是种地的老把式,大家都爱听他的意见。
一旁的李婶连忙点头,附和道:"王大爷说得对,我家那几亩地,去年收成不太好,今年可得好好拾掇拾掇。"
她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布衫,双手叉腰,一脸认真。
"我打算种些玉米和大豆,这两样在咱们这儿好养活,销路也不错。"年轻力壮的王友亮说。
王友亮今年不打算去城里打工了,媳妇春桃眼看着就要生了,他想着在家乡的土地上也能闯出一片天地……。
村委会那略显陈旧的院墙里,黄村长站在大喇叭前,双手撑着台子,扯着他那洪亮的嗓门喊道:
"各位乡亲们呐!今天有个天大的好消息!咱村和一家大公司谈成合作啦,人家要咱们种茶树,打造特色农业。到时候,种出来的茶叶人家高价回收,咱村说不定能变成富裕村嘞!"
这一嗓子,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瞬间在村里炸开了锅。村民们纷纷从家里走出来,聚集在村委会前,议论纷纷。
"真的假的啊?黄村长,可别给咱画大饼。"人群中,快人快语的王大嫂率先发问,双手叉腰,眼神里满是怀疑。
黄村长拍着胸脯保证:"我黄某人啥时候说过假话?合同都签好了,人家公司还会派技术人员来指导咱们呢。"
这时,一向谨慎的李大爷皱着眉头说道:""事儿听起来是挺好,可咱从来没种过茶叶,成不?别到时候赔了本。"
黄村长走上前,拉着李大爷的手说:"李大爷,您就放心吧。
技术人员会手把手教咱们,而且公司承诺保底价回收,就算收成差点,也不会让大家亏本。"
在黄村长的一番劝说下,一部分村民开始心动了。
王大年站出来,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村长,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咱们不能一直守着那几亩薄田种玉米小麦,得试试新路子。"
王大年在村里算是文化人,他说出的话来还是有点影响力的。
然而,也有不少人依然持反对意见。张大爷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说:"我活了大半辈子,只知道种粮食。茶叶这东西,谁知道市场咋样?万一砸手里了,咱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去?"
黄村长看着大家,耐心地说:"大家先别吵,这是个能让咱村富起来的机会。不愿意种的,咱也不勉强,愿意尝试的,咱们一起干。"
晚上,王友亮来到了王大年家里,两人坐在炕头上聊起来关于种茶的事儿。
“大年,你说今天村长说这事儿靠谱不?!”王友亮先开口。
“友亮哥,你这样问我,我也不好回答,毕竟这是个新鲜事物,这个茶树咱们以前也没种过,附近的村也没听说有种的,,”王大年说到这里望了王友亮一眼,王友亮点了点头。
“但是呢,我觉得可以试试,,这个茶树可是经济作物,它只要种上,带来的效益那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那时几十年,甚至更长,,所以,我们得把目光放长远了看。”
文化人说话就是通透,几句话就说的王友亮举双手称赞,他决定回去和爹娘商议一下要多少茶树苗。
村里决定把茶树苗统一种在村南边的那块山坡上,一是因为这里地势土壤比较适合,离水源也近,二是连成一片也便于统一管理。
村里派王大年带领几个文化程度高,热爱学习的年轻人负责跟着公司派来的技术人员学习种茶技术。
还有一些村民则继续守着自己的老本行,在田里种上了玉米和小麦。
她们看着王大年忙碌的身影,嘴里嘟囔着:"哼,瞎折腾,迟早得吃亏。"
日子一天天过去,种茶的山坡上渐渐有了生机。嫩绿的茶树苗在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
王大年的日子也过得充实起来,学校有课的时候就去上课,没有课就就去山坡上看看那些小茶树苗。
紧接着杏花村又传出来喜讯,王友亮媳妇儿春桃生了,王友亮当时还在给茶树苗浇水,听到这个消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就把水桶递给了王大年,自己一路小跑。
刚到家门口,他爹正蹲在那里,手里依然拿着他的旱烟袋,吧嗒吧嗒的抽着,脸上一片茫然,也没有理睬王友亮。
进了屋子,王友亮就感觉气氛不太对,屋内,春桃虚弱地躺在床上,脸上还有泪痕。
王友亮他娘黑着脸,坐在床边的矮凳上,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唉,咋是个女娃,不是算好的是个男娃的吗,这以后可咋整哟。哎呦。。"
王友亮过去看了一眼春桃身边的女娃,他的眼中也掠过一丝忧郁,不过很快就消失了。
他对春桃说,春桃,你好好歇着,把身子养好,不管男娃女娃,都是咱的娃,生啥都一样,,说完王友亮就头也不回的走了。。。(未完待续)
来源:心莲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