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九月铸魂行 英烈精神永传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5 10:14 1

摘要:烈士陵园庄严肃穆,苍松翠柏环抱掩映,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800多名干部群众手持鲜花,整齐列队。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四川省在成都市烈士陵园隆重举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各界代表以鲜花献英烈,以哀思祭忠魂,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烈士陵园庄严肃穆,苍松翠柏环抱掩映,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800多名干部群众手持鲜花,整齐列队。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四川省在成都市烈士陵园隆重举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各界代表以鲜花献英烈,以哀思祭忠魂,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刚刚过去的红色九月,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唱响红色九月、传承英烈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精心谋划、全域推进“四大活动”,在缅怀纪念、教育引导、区域协作、关爱帮扶领域集中发力,让红色基因在巴蜀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红色动能。

全域联动筑根基 缅怀纪念绘就尊崇画卷

9月25日,秋阳和煦,位于达州市渠县贵福镇的红色渠县纪念园内,松柏苍翠、庄严肃穆。来自南充、达州两地的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师生代表等100余人齐聚于此,共同参加“‘南达’缅怀英烈志 组团奋进新征程”2025年南充达州营渠战役纪念活动。

2025年南充达州营渠战役纪念活动现场。达州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寻足迹”“敬先烈”“念初心”“诵英烈”“逐梦行”……随着活动逐步展开,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营渠战役纪念馆。馆内收藏的雕刻、书画、遗物和声像资料,生动还原了营渠战役的壮阔历程,让参观人员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理想信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在红军广场,来自当地宣传系统及退役军人系统的代表饱含深情地诵读诗歌《营渠烽火照千秋》,真挚的情感感染了现场每一位听众。参与者在追思中传承红色基因,在缅怀中凝聚奋进力量。

为让“传承英烈志,奋进新征程”的主旋律响彻巴蜀大地,今年9月,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以多元形式开展英烈故事“五进”活动,实现全域联动——

50余场英烈事迹专题展览相继开展;

173场“9・30”烈士公祭活动吸引6.1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形成全域同频缅怀的感人场景;

......

从机关单位到社区村落,从企业车间到校园课堂,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通过征文、讲演、事迹报告会等多样形式生动传递,英烈精神由此走进千家万户。

缅怀活动还延伸至线上。通过优化升级四川英烈网线上缅怀平台,使之成为干部群众寄托哀思的纽带,8万余群众通过该平台为烈士鞠躬、留言、献花。

铸魂育人润心田 思政课堂播撒红色种子

“站在纪念碑下,我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我将以先烈为榜样,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9月15日,广安市武胜县2025年下半年入伍新兵齐聚武胜县烈士陵园“纪念碑下的思政课”活动现场,武胜县秋季入伍新兵陈鑫的一席感言,道出了这一活动的育人成效。

广安新兵入伍活动。广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红色资源是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近年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大力发挥烈士纪念设施育人功能,弘扬英烈精神和民族精神,通过在纪念碑下开展思政课,让青少年等群体在历史发生现场感受英烈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结合“开学季”与“返乡季”双重节点,英烈精神被精准融入教育体系。在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等10余所学校将红色故事纳入“开学第一课”,红色宣讲员讲述的抗战老兵事迹让孩子们热泪盈眶;在凉山州雷波县,红色宣讲组走进多所中学,为4000余名学生带去国防教育课程,用红色故事筑牢国家安全意识……530余场次英烈主题教育活动、10万余人次的覆盖规模,见证着红色教育的深度与广度。青少年走进烈士陵园重温入队入团誓词,大学生化身英烈讲解员参与社会实践,孩子们走进烈属家庭开展志愿服务……英烈精神在实践体验中内化为成长力量,红色种子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开学第一课”活动。自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川渝携手聚合力 “行走课堂”奏响协同乐章

9月19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西南大学联合主办的“行走的思政课”英烈精神宣讲活动拉开帷幕。两地烈士亲属、英烈讲解员走进西南大学,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缅怀英烈、崇尚英烈、学习英烈,坚定“强国复兴有我”的时代担当。

川渝合办“行走的思政课”。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供图

宣讲前,学生们在四川省英烈讲解员黄拥军的引领下参观“川渝英烈事迹展”,频频驻足、仔细研读。一幅幅定格信仰的照片,一段段镌刻英勇的事迹,生动展现了川渝两地抗战英烈和抗美援朝英烈的感人事迹与崇高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青年学子。宣讲现场,赵一曼烈士的孙女陈红与学生们共同回顾“九一八事变”等抗战历史事件,动情讲述赵一曼“红枪白马”宁死不屈的一生。

听众席上,一双双饱含泪光的眼睛闪烁着敬仰与坚定的光芒。学生们纷纷表示:“英雄从未远去,他们在我们每一次的缅怀里,在我们每一句的承诺中,更在我们砥砺前行的每一步里。”

活动采用“讲述+情景”的演绎方式,让英烈形象在群众心中活起来,让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重现。有学生表示:“通过活动,我们越发明白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川渝地域相连、文脉相通,巴山蜀水间,红色印记绵延交错;川渝大地中,英雄精神代代相传。川渝两地退役军人系统携手发力,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推动英烈精神传承,既是两地协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

今年以来,两地通过“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品牌共建”的方式,携手将“行走的思政课”走深走实,让红色记忆绵延流淌。统计显示,两地联合开展的英烈事迹巡展、文艺作品巡演走进60多所大中小学,开展100余场次主题教育活动;持续深化的川渝英烈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合作,取得良好成效。

用心用情暖烈属 尊崇行动传递组织温度

“替烈士看爹娘,为烈属办实事。”在这个红色九月,“致敬英烈,关爱烈属”从承诺化为扎实行动。结合“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动及常态化联系烈属工作,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建立“烈属关爱台账”,以精准帮扶让尊崇与温暖直达心田。

都江堰市关心关爱烈士遗属。都江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相关活动持续传递组织温暖,8400余名烈士亲属在退役军人系统工作人员的走访慰问中感受到深切关怀。工作人员与烈属促膝长谈,详细询问生活状况,协调解决医疗、养老、教育等急难愁盼问题;针对烈属实际需求,专项活动接连开展:组织烈士子女集中研学,开展80余场健康体检……细致入微的服务让烈士亲属倍感暖心。

尊崇不止于当下,更在于长效保障。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同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普法宣传,常态化推进“为烈士寻亲”工作,用制度力量守护英烈荣光,让烈属的荣誉感与获得感在持续关怀中愈发浓厚。

千秋英烈魂,万古赤子心。从全域缅怀的深情到思政课堂的启迪,从川渝协作的合力到关爱烈属的温暖,红色基因在多元实践中代代相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四川将继续以行动传承英烈遗志,让红色精神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续写新的华章。

人民网记者 郭莹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