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30日,知名国际财经媒体彭博社,突然披露了中国暂停购买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消息。彭博社援引匿名知情人士报道称,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本周已要求国内买家暂停购买任何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BHP)海运船货。报道称,这意味着新合约的签署将全面暂停,包括已
中澳又起风波
铁矿石纷争咋回事儿?
引子-铁矿石又起风波
彭博社新闻社
2025年9月30日,知名国际财经媒体彭博社,突然披露了中国暂停购买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消息。彭博社援引匿名知情人士报道称,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本周已要求国内买家暂停购买任何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BHP)海运船货。报道称,这意味着新合约的签署将全面暂停,包括已从澳大利亚矿山运出的铁矿石船货也不例外。目前,必和必拓仅有少量已抵达中国港口的铁矿石现货可供交易,且这些资源均以人民币计价。知情人士透露,这一决定是在双方自上周晚些时候进行了多轮磋商但未取得成果之后做出的。
澳大利亚铁矿石
啥意思?
通过以下问答形式,搞清楚上述消息是啥意思:
1、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是干嘛的?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China Mineral Resources Group Co., Ltd.)简称CMRG,成立于2022年7月19日。它是一家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属于国家授权投资机构,被明确界定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换言之,它是国家层面的官方机构,而非民间组织。CMRG与国内钢铁企业是协同与合作的关系,其主要定位和功能有二:其一、整合部分国内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采购需求,形成一个统一的“大买家”平台。其二、通过集中采购,改变以往国内钢企分散谈判、多头对外的局面,以增强中国钢铁行业在铁矿石采购上的整体议价能力和对上游资源的话语权。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总部大楼
CMRG就是为了提升在重要矿产资源领域的保障力和话语权,而设立的“国家队”。它通过整合国内需求,以统一平台与国际矿商进行谈判,目标是为中国钢铁企业争取更有利的采购条件。
2、必和必拓(BHP)是干嘛的?
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 Ltd. - Broken Hill Proprietary Billiton Ltd.)简称必和必拓。它是世界著名的矿业公司,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国从澳大利亚获取的铁矿石几乎都是从这家公司购买的。
3、中方作出了啥举动?
CMRG已要求国内买家暂停购买任何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BHP)海运船货。涉及的铁矿石产品包括:
1)所有产品:凡是必和必拓以美元计价出售,通过海运货船运抵中国的铁矿石产品。但若以人民币成交的可以采购。
2)特定产品:金布巴粉矿(Jimblebar Fines)即使以人民币成交,也不能购买。
金布巴粉矿(Jimblebar Fines)
4、中方为何暂停购买铁矿石?
暂停购买源于在9月份最后一个星期内,经多轮磋商后,双方未能就铁矿石定价达成协议。
为何价格谈不拢?
当前谈判陷入的定价僵局,完全是因必和必拓单方面引起。当前2025财年铁矿石现货价格已跌破80美元/吨。然,在续签长期合同谈判中,必和必拓却提出逆势涨价15%的要求。中方自然无法接受这种背离市场行情的报价。
为此,中方率先对必和必拓旗下的一个特定产品“金布巴粉”(Jimblebar Fines)采取了行动,即指令要求国内钢厂暂停购买金布巴粉,甚至连已经运到中国港口的货物也不允许接收。此举为对必和必拓采取的一个较为精准的小范围打击,这相当于对必和必拓的一个警告。然,此警告并未使必和必拓在谈判中做出妥协。
经过多轮磋商未果后,9月30日,中方行动进一步升级。除继续维持中方定价要求外,进一步提出了铁矿石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的要求,否则将暂停购买任何“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海运货物。此举直接触及了定价货币这个双方交易的核心。此前,英澳合资的力拓(Rio Tinto)公司和第三大澳矿生产商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已参与过人民币结算试点,且人民币结算已不再是障碍。但至今必和必拓从未点头同意。
人民币结算
中澳铁矿石贸易的前世今生
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始于1973年,即两国在1972年建立外交关系后。其原因在于国内矿石品位低、开采成本高,无法满足需求,故澳大利亚高品质的铁矿石成为了一个理想的补充来源。
1973年,首位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访华,游览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澳大利亚铁矿石进口量与中国钢铁产能密切相关。1996年,中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中国钢铁产量最高点出现在2020年,达到了10.65亿吨。自居首后的最低产量出现在2015年,产量为8.04亿吨。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为10.19亿吨。2013年至今,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低点出现在2015年,进口量约5.5亿吨。最高点出现在2020年,年进口量达7.3亿吨。2024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约6.5亿吨。
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
关于中澳铁矿石价格的博弈,可谓跌宕起伏、变数丛生。2011年以前,得益于中国钢铁业的爆炸式增长,铁矿石价格一路飙升,长期维持在150美元/吨以上的高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后需求放缓,以及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钢铁需求增速回落,铁矿石市场逐渐供过于求,价格从2011年的高点开始断崖式下跌,到2015年底一度跌破40美元/吨。在此期间,必和必拓卖给中国的铁矿石到岸价格,从2011年初的约150-180美元/吨,一路下跌至2015年底的约38-40美元/吨。当时铁矿石定价已从“长协定量定价”转为“指数定价”,价格波动频繁。因此没有一个固定的“合同价”,而是跟随普氏指数等市场指数每日变动。
2020年下半年,中国率先从疫情中恢复生产,中国铁矿石需求强劲复苏。岂料,天不作美,祸不单行,以下因素导致了铁矿石价格一路冲高至230美元/吨:
1、巴西淡水河谷重大矿难后,铁矿石产能未能恢复,造成全球供应端的一个巨大缺口。
巴西淡水河谷铁矿
2、澳大利亚遭遇异常恶劣气象,影响港口发运能力,加剧了铁矿石供应紧张。
3、全球通胀与市场投机导致期货市场的大肆炒作,推高了铁矿石价格。
即:中国“爆买” + 巴西“掉链子” + 澳洲“天气搅局” + 资本“火上浇油” = 230美元/吨的历史高价。
无奈彼时铁矿石的定价权掌握在必和必拓等矿产大佬手中,中国钢铁企业只得吞下这一苦果,而必和必拓却赚了个盆满钵满。
中方为何有了“底气”?
鉴于因无铁矿石的定价权,致使中国钢铁企业承受的巨大成本压力,中国政府终于出手了。这也解释了为何中国下定决心要成立CMRG,推动进口多元化,以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2022年7月19日,CMRG成立后,立即展开了在提升铁矿石议价能力上的布局。面对必和必拓的无理要价,中方之所以能强势回应,其“底气”无疑得益于近几年所做的的布局: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CMRG)现任董事长姚林
1、统一采购:2022年开始,CMRG整合国内钢铁企业需求,以“一个买家”的身份对外谈判,彻底改变了以往国内钢企各自为战、容易被各个击破的局面。
2、进口多元化:CMRG成立三年来,已将中国铁矿石进口多元化比例从不到40%提升至65%以上。一方面,加大了从巴西淡水河谷等供应商的采购,另一方面,由中方主导的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将于2025年11月首运,该项目矿位品质不输澳洲铁矿石。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
3、开发国内资源与废钢利用:国内矿山经过智能化改造,成本下降、产量提升。同时,废钢回收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中国废钢产量2.49亿吨,行业预测15年内废钢可能超过铁矿石,成为未来逐步替代铁矿石的重要资源。
废钢回收
换言之,即使必和必拓断供,亦可满足中国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
中方为何此时提出采用人民币结算的要求?
中方此时提出采用人民币结算的要求,绝非简单的压价筹码,而是经过长期布局的战略目标。选择在此时机发力,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战术时机:随着中国钢铁需求见顶,以及几内亚西芒杜等新项目未来投产的预期,铁矿石市场长期供过于求的趋势开始显现,卖方市场已转变为买方市场。作为最大买家,中国的议价能力显著增强。CMRG已将中国钢铁企业整合为“一个买家”,具备了推行人民币结算的组织基础。澳洲力拓和FMG此前已开人民币结算的先河,对必和必拓而言,此举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了。
2、战略动机:推动人民币结算,是打破美元在大宗商品领域垄断地位、争夺最终定价权的关键一步。铁矿石是年贸易额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如果能用人民币结算,将极大地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的使用份额和地位,这是中国长期的金融战略。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可以将定价机制更多与中国的国内市场和供需关系挂钩。同时,规避美元加息产生的汇率波动导致进口成本增加风险,使供应链更符合中方利益。对中国而言,在与必和必拓铁矿石交易中,打开人民币结算这一缺口意义重大。
澳大利亚啥反应?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消息一经传出,10月1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立刻表示,针对中方暂停采购必和必拓铁矿石的举措“令人失望”,并希望此事能够尽快得到解决。澳总理之所以对此如此“失望”,甚至急不可耐完全在预料之中。这是因为澳大利亚80%的铁矿石出口量依赖于中国市场。一旦失去中国这一最大买家,无法找到第二个能消化如此庞大需求的市场。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吉姆·查尔默斯说得更直白,他坦言这对澳经济是“一记重击”,可能导致GDP下滑1.2个百分点。这不仅将使澳大利亚经济遭到重创,而且还将引发大批工人失业的严重社会问题。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吉姆·查尔默斯
中澳铁矿石纷争将会是个啥结果?
就事论事而论,这场中澳铁矿石纷争的结局,大致能够作出如下预判:
1、价格博弈:中方秉持长期合同价格应低于或至少不高于现货价格的观点,而必和必拓却要求逆市涨价15%,此乃谈判陷入僵持之关键所在。若澳方仍坚持原立场,则双方交易定不会成交。若澳方同意回到中方立场,届时将会敲定一个双方皆能接受的价格。至于最终价格是否为现行的80美元一吨,尚需视最终谈判结果而定。
2、货币博弈:必和必拓必须接受中方提出的以人民币结算的要求,否则双方交易定不会成交。然,若必和必拓接受中方要求,也不可能出现全额均以人民币结算的局面。双方最可能达成的模式为 “混合模式”或“双轨制” 的过渡方案。即先签署一部分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长期合同,在续签的合同中,逐步提高人民币结算的比例。
就宏观战略而言,这场中澳铁矿石纷争的结局,预示着中国在大宗商品 “定价权”和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中国已等了很久很久了…….
* 图片来自网络 若有侵权争议将删除
来源:心若沉浮安之若素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