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踏反超、遭阿迪逆袭,打折都卖不出去,耐克中国到底怎么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5 00:55 3

摘要:这不是危言耸听,是正在发生的现实。2025年,耐克在中国市场的日子,不好过,而且是越来越不好过。

五年前还在排队抢AJ,今天被打折都没人要,耐克到底怎么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是正在发生的现实。2025年,耐克在中国市场的日子,不好过,而且是越来越不好过。

门店稀疏、经典款常年打折、甚至买一送一,这家曾经是“运动潮流教父”的品牌,如今却在中国市场被安踏反超、遭阿迪逆袭,跌出第一梯队——这是品牌掉队的信号,也是整个消费心智的重塑。

耐克这次不是输在产品,而是输在了时代感与中国市场的理解力上。

2025年2月28日,耐克在中国市场的季度营收只有17亿美元,同比下降高达16.84%,这是连续第三个季度下滑。

换句话说,中国市场曾是耐克最稳的增长引擎,如今却成了拖累全球财报的“负资产”。

看客流。过去,门店一开,年轻人挤破头抢限量。但是现在,北京、上海的旗舰店周末人流不足去年同期的50%,电商平台上七折五折满天飞都卖不动。

库存呢?洒水车都救不了。电商渠道透露,多个门店下调月度销售目标,甚至干脆做“清仓”,主打就是一个“能卖掉就好”。

耐克,这盘棋是从哪里开始走错的?

美国新“对等关税”政策直接抬升成本,尤其针对中国制造的鞋类产品加征最高145%的税率,虽说耐克大量产能早已转移至越南、印尼等地,但部分上游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链,结果就是——成本抬了、价格涨了、消费者跑了。

这边卖不出去,那边对手可没闲着。

安踏率先完成国产体育品牌的“逆袭”。据Monitor数据显示,2025年初,安踏市占率已高达23%,力压耐克的20%,坐上中国运动市场的头把交椅。

说白了,安踏不止努力,还聪明。

收购国际品牌始祖鸟、萨洛蒙、迪桑特等高端线,一边打民族感牌搞情怀,一边往高端爬,上打专业人才、下接大众钱包,还捆绑NBA球星欧文在全球打气势,安踏这一波,真跑赢了市场。

再看阿迪达斯,老冤家居然又活过来了。2025年一季度,阿迪在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6%,主打环保材料理念、明星款C泡系列复刻成功,重新赢得年轻人注意。

当对手一个接一个“上分”,耐克反而成了那位还在原地讲“品牌故事”的过去式玩家。

真正把耐克推向边缘的,其实是它自己。

曾几何时,AJ象征身份、潮流、小众文化。但当满大街都是“买一送一”,当旗舰店门一开就是“清仓大促”,谁还会觉得耐克是个“高级品牌”?

本来靠的是品牌税,如今却只能靠打折清库存——直接割裂了品牌定位。

为了追赶潮流,耐克全球推进DTC直销模式,中国市场效果却不及预期

为什么?耐克APP的玩法在中国不接地气。习惯了抖音、淘宝直播带货、KOL种草策略的中国用户,根本不会在一个功能单一的App上“耐心逛街”。

而耐克直营店铺高昂租金、员工管理、转化效率无法保证,直接让本来就高企的运营成本雪上加霜。

回头看看安踏、李宁,哪家不是在宣传“中国设计”“本土科技”“东方式审美”?李宁虽近期遭遇“国潮退烧”,但产品至少抓对了受众。

耐克的产品设计、视觉语言、甚至广告模版,依然停留在美式运动审美,缺乏对中国年轻市场的精准击穿。

做当地市场,光靠logo是不够的,得听懂人家讲的是什么语言。

最讽刺的是,耐克的成功,曾源自一个惊人的“判断力”。

上世纪80年代,耐克还是篮球鞋市场的三号选手,仅占17%的份额,连匡威和阿迪都比它强。

但一个叫桑尼·娃卡罗的人,坚持押注当时还是新人的迈克尔·乔丹,跳过经纪人与其家人直接谈,甚至承诺了“违反NBA球鞋配色规定的罚款由引耐克自行承担”。

赌上一切的合作,缔造了后来年售1.6亿美元的Air Jordan帝国。

可惜,如今的耐克,已经失去了那份精准洞察与果断孤注一掷的勇气。

补救措施能救火吗?或许不够快,也不够狠。

耐克并非不反应。

2024年起就在试图“大中国本地化”,推出龙年限定款、加强与本土艺术家的联名合作、调整产业链配比,优化适配中国脚型的鞋款……

这些动作的确说明耐克意识到了问题,但目前来看还远远不足以逆转局面

更关键的是,耐克没讲出“新故事”

一个品牌从跌倒到站稳,靠的不是把问题补上,而是重塑一种全新的存在理由。耐克如果想在中国重新崛起,不仅要在产品上来一次本地化革命,还要在精神层面上,把“运动”这个古老词汇,重新用中国方式讲清楚——

比如新生代需要的不是“赢了就牛逼”,而是“怎么让运动成为自我表达的方式”。

耐克如果还想硬套美国市场那一套打法,靠品牌信仰榨干最后价值,那它将在中国越来越被边缘化

安踏、阿迪都在中国长了根,越来越懂用户在想什么、要什么。耐克这次如果不彻底“脱胎换骨”,市场留给它的位置只会是——“昨天的王者”。

说白了,中国消费者现在比谁都现实:

谁更懂我,我就选谁。

最后,耐克要明白一点——这不只是一次市场危机,而是一场品牌世纪困局的中国化考卷。

做不好,会输掉整个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财上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