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大爷用土三七泡水喝险些丧命,劝告:4类中药最伤肝,别乱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5 08:32 4

摘要:孙大爷今年69岁,家住河北一个小镇。平日里,他身体还算硬朗,却总喜欢四处探寻“偏方”。早些年,村里一位邻居曾因用土三七泡水,关节痛得到了缓解。从此,这个“神奇的法宝”就在村里流传开来。前阵子,孙大爷腿脚有些肿胀、疼痛,想着不妨也试试这个法子。

孙大爷今年69岁,家住河北一个小镇。平日里,他身体还算硬朗,却总喜欢四处探寻“偏方”。早些年,村里一位邻居曾因用土三七泡水,关节痛得到了缓解。从此,这个“神奇的法宝”就在村里流传开来。前阵子,孙大爷腿脚有些肿胀、疼痛,想着不妨也试试这个法子。

他在乡下朋友家拿来一把土三七,洗净后每日泡水喝。没想到,没过几天就出现了浑身乏力、恶心呕吐、皮肤发黄的症状,还以为这是“排毒反应”。直到住进医院,医生一句:“如果再晚来两天,很可能肝脏就撑不住了!”让家里人背后直冒冷汗。

您可能认为,天然中药安全无毒,喝点“草药水”没什么大碍。可事实恰恰相反。近年来,《中华肝脏病杂志》统计数据显示:因中草药不当使用致肝损伤的患者占全部药物性肝损伤的28.2%,比例惊人。尤其像土三七这样的有毒中药,成了不少老年朋友的健康杀手。很多人都还蒙在鼓里,自以为是在“养生”,却不知肝脏正在悄悄“买单”。

所以,什么样的中药容易伤肝?哪些“偏方”千万不能乱试?肝脏“中招”会带来哪些后果?如何守护自己的肝脏安全?尤其是第2种情况,很多人都在犯却不自知。今天,我们就聊聊“中药伤肝”那些关键事——帮您把误区堵在健康门外。

为什么土三七会让孙大爷险些送命?权威临床研究显示,土三七(学名“菊三七”)中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这种成分对肝细胞有极强毒性。

正常肝脏就像一个“化工厂”,帮我们分解代谢各种食物与药物成分。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会破坏肝细胞结构,引发肝细胞坏死。文献数据显示,摄入土三七制品后,人体肝细胞受损风险提升至正常人的7-10倍,严重可致肝衰竭、甚至死亡。

更“隐蔽”的是,土三七外观和三七极为相似,民间误用、乱用非常普遍。很多中老年人患有慢性疼痛、风湿骨病、腰腿痛,在无医师指导下自行抓药、泡水——殊不知,养生未成,反伤了肝。需要特别警惕的是,早期肝损伤往往不易察觉,症状可表现为轻度乏力、厌食、转氨酶升高,等到明显不适时,肝损已经相对严重。

不仅土三七,这4类中药最伤肝,中老年人别乱吃

土三七事件并不是个例,很多常见中药其实都存在致肝损风险。根据《中国药典》《药物性肝损伤指南》等权威总结,尤其应警惕以下4类常见中药。

第一类:含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中草药,如土三七、千里光、鱼腥草(野生)、佩兰等。这类药材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可致肝小静脉闭塞。世界卫生组织有明确提醒:市售这些草药易致药物性肝损伤,应避免口服。

第二类:被误认为“补肝壮阳”、自行泡水的“壮阳类”中药,如何首乌、生大黄、半夏、雷公藤。何首乌、雷公藤的大量或长期使用,长期被证实有肝毒性。广东某三甲医院一项回顾分析发现,因服用何首乌而发生急性肝损伤的患者占中药相关肝损病例的16.9%,部分甚至因延误救治引发肝功能衰竭。

第三类:中药复方制剂/保健品中,含不明“草本提取物”。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23年数据统计,部分未经临床检验的草本饮料或保健品,多数含多种不明提取成分,可诱发免疫性或直接性肝损伤。一旦与西药、其他保健品同服,风险更高。

第四类:散装草药、民间偏方,来路不明者。“什么土灵芝、田七、野山参……”很多商贩擅自兜售土草药,真假难辨。肝脏是“解毒工厂”,一旦这些“杂质”进入体内,很容易“修复不过来”,导致不可逆伤害。

每年我国收到的药物性肝损伤报告高达18万例,其中近一半由中草药或相关制剂引发。中药致肝损,早期常常被忽视,却可能引发一系列“蝴蝶效应”。

最常见的表现以下几种。

有乏力、恶心、食欲下降。肝细胞损伤后,毒素代谢速度减慢,您会觉得总想躺着、没精神,甚至“闻油腻就反胃”。

尿色加深、皮肤/眼白发黄。胆红素升高,出现明显“黄疸”。一项北京协和医院临床数据指出,近90%药物性肝损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尿色加深。

右上腹隐痛、转氨酶水平升高。肝损伤时,血液中转氨酶(ALT/AST)值显著升高,部分患者甚至达到正常人标准的4-10倍

易出血、皮肤淤斑、下肢水肿。肝功能减退影响凝血机制,体表易出淤斑,严重者可出现“肝性脑病”或肝昏迷。

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部分中老年患者基础体质差,加之长期多药共用,一旦肝损无法逆转,极易进展到肝衰竭。

提醒:哪怕是所谓“中药调理”,只要出现黄疸、乏力、腹痛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不要听信“排毒”“好转反应”谣言。

怎么做好健康防线?医生给出4条安全指导建议

不滥用、不自行搭配、不迷信偏方,是守护肝脏的铁律。建议日常做到如下几点。

勿相信“亲戚朋友的偏方”
不要因听说有效就盲目尝试,尤其是来路不明的野生草药、未经过正规药店/医院提供的任何草本产品。

用药必须“知来路”、凭医嘱
所有中草药(无论散装成品)都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或临床医师指导下合理服用。一旦服用中药期间出现不适,立刻告知医生,详细描述用药史。

警惕中西药联合服用的风险
部分西药(如降脂、降糖、镇痛药)与“保肝、补肾”类保健品并用时,药物代谢负担可明显加重肝脏压力。建议“两药间隔2小时以上”,并向医生主动报备所有用药情况。

定期体检,关注肝功能指标
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史的中老年群体,每半年建议查一次肝功能(看转氨酶、胆红素等)。及时发现肝脏问题,绝不是“兴师动众”,而是真正对自己负责。

养肝防病,最重要的往往不是“喝什么”,而是别乱来。如果你或家人有用药上的疑惑,一定要咨询正规医院专业医生,别让“好心养生”变成“伤身”,那时再后悔就晚了。肝脏问题有较强个体差异,本文仅供健康科普,具体健康情况仍需前往当地正规医院面诊。按照上述建议科学防护,才能最大程度守护生命底线。

注: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版)》
3.《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年第30卷
4. Bai L, et al. Herbal medicine-induced liver injury: A review. J Clin Transl Hepatol. 2022
5.《中药不良反应与药物性肝损伤防控》人民卫生出版社
6. 王富贵等. 《中国药物性肝损伤流行病学》, 2020年
7.《中药饮片质量管理规范》国家药监局
8.《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不良反应快报》2023年第2期

来源:医师老付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