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南地区玉米开始上市,河南、山东华北地区玉米也开始收获,预计11月份大量上市。短期内对玉米价格有一定冲击,市场粮源多了,价格肯定会稳定。年内玉米价格上涨乏力,但12月底至元月底玉米价格可能会出现上涨,当然上涨也是有限的。去年玉米总产量2.95亿吨左右,今年预计
西南地区玉米开始上市,河南、山东华北地区玉米也开始收获,预计11月份大量上市。短期内对玉米价格有一定冲击,市场粮源多了,价格肯定会稳定。年内玉米价格上涨乏力,但12月底至元月底玉米价格可能会出现上涨,当然上涨也是有限的。去年玉米总产量2.95亿吨左右,今年预计玉米总产量达到2.96亿吨左右以上,市场供应宽松,但2026年下半年可能会出现缺口,但缺口不大,可以用小麦、大麦、高粱来替代。玉米价格主要是受生猪价格下降影响,养殖户已经是深度亏损状态,只能是降本增效。今年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了,单产也提升了。而工业消费量开始萎缩,饲用消费量也在用替代品,玉米价格必须要回调才能赢得养殖户消费。但今年进口小麦、高粱、大麦等替代品比去年大幅度下降,进口玉米也下降了。玉米价格下跌主要还是国内下游市场疲软造成的。
玉米今年国内产量仍然是丰收年。我国连续三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扩种玉米,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去年玉米总产量2.95亿吨左右,今年玉米总产量预计在29616万吨左右,较去年增加了124万吨左右。播种面积4487万公顷,较去年增加13.2万公顷。单产6600公斤/公顷,较去年增加8公斤/公顷。10月份~12月份是国内玉米大量上市时间,华北地区玉米11月份农民集中销售,市场玉米越来越多,价格稳定。2~7月份新生仔猪增加9.3%,生猪存栏仍然庞大,饲料玉米需求仍然旺盛,但生猪价格不如人意,成本必须要降下来,所以饲用玉米价格只能是下调,否则没有市场竞争力,也失去优势。总产量连年丰收,基本上自给自足,供求平衡。明年上半年国内市场上不缺玉米,供应仍然是充足的。
玉米工业消费储存目前212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0%,饲用玉米储存量目前只能是使用26天,比去年同期下降7%。北方四港库存玉米67.5万吨左右,同比下隆78%。预计2025/2026年度饲用玉米消费量19350万吨,玉米缺口350万吨。工业消费量8450万吨左右,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10万吨左右。明年玉米总需求仍然增长,但缺口可以用替代品弥补,玉米价格明年春天总体上表现平稳。玉米价格主要是看生猪价格行情,如果生猪价格上涨,玉米价格才能上涨,生猪价格下滑,玉米价格也会下跌,玉米只能是依靠养殖业消费来支撑价格上涨。港口库存不足,进口玉米下降93%,替代品进口也减少了64.1%,对玉米价格行势是利好,关键看消费,饲用玉米恢复增长,玉米价格才会上涨。
玉米、高粱、大麦替代品1~8月份进口1045万吨,其中玉米进口287.7万吨,均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减少了。新玉米上市农民没必要担心玉米卖不出去,这么便宜的价格市场收购主体会大量收购囤货。今年粮食收购还是市场收购主体为主,政策性收购为辅。尽管市场玉米价格不尽人意,但会增加库存的。玉米到腊月市场粮源不多了,才有可能上涨,元月份以后有一波上涨行情。
来源:长江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