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父子撑不住了?父子“限高”风波,万达帝国背后的债务危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5 07:07 1

摘要:曾经,王健林轻描淡写“先定一个小目标,挣它1个亿”,王思聪也豪言“我交朋友不看钱,反正都没我有钱”。可如今,这对首富父子却因债务问题频频登上热搜,被限高、被催债,曾经的辉煌为何一去不复返?万达帝国究竟遭遇了什么?

曾经,王健林轻描淡写“先定一个小目标,挣它1个亿”,王思聪也豪言“我交朋友不看钱,反正都没我有钱”。可如今,这对首富父子却因债务问题频频登上热搜,被限高、被催债,曾经的辉煌为何一去不复返?万达帝国究竟遭遇了什么?

在商业的舞台上,风云变幻莫测。王健林父子,这对曾经站在财富巅峰的人物,如今却深陷债务的泥沼。从万达的辉煌到如今的困境,从王思聪的直播创业梦碎到债务缠身,这一系列事件背后,是商业决策的失误,还是市场环境的无奈?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探寻背后的真相。

2025年9月,一则

王健林被限高#的热搜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网络上炸开了锅。执行标的1.86亿,对于曾经的中国首富来说,这点钱可能连半个“小目标”都算不上。可如今,万达却连一天都没扛住,第二天就急着把钱还了,限高也跟着解除。

这让我不禁回想起2017年,那时的万达为了回笼资金,一口气卖掉77个酒店和13个文旅城,600多亿现金到手眼睛都不眨一下。仅仅八年时间,就从挥金如土到连1.86亿都要“限时凑”,万达的日子过得有多紧,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2017年万达大规模出售资产,是为了应对当时的市场变化和资金压力。当时房地产行业调控趋严,万达的商业模式面临挑战,通过出售资产可以快速回笼资金,降低负债率。然而,这一举措虽然缓解了短期压力,但也让万达失去了部分优质资产,对后续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如今,面对新的债务危机,万达却没有了当年那种果断“卖卖卖”的底气,资金链的紧张可见一斑。

这边我的热搜还没凉透,儿子王思聪又跟着上了新闻。上海法院公告显示,他旗下的熊猫直播因为合同纠纷,再被执行1210万。可能有人会问,熊猫直播不是五年前就破产了吗?怎么还在欠账?

这事得从2015年说起,那时候直播行业正火,王思聪高调宣布进军这个领域,拉来鹿晗、陈赫、林更新这些明星站台,放话“不差钱、不差流量、不差人脉”。为了抢知名主播,他豪掷千万帮主播赔违约金;为了造热度,自己亲自上综艺、搞选美比赛,场面搞得比谁都大。

可热闹归热闹,经营上的问题却一堆。节目内容低俗被下架,平台断更多月没人管,财务报表更是从来没公开过。就这么折腾了三年,熊猫直播烧掉超过20亿,最后不仅倒闭,还留下一堆诉讼和债务。

王思聪进军直播行业,是看中了当时直播市场的红利。然而,他过于依赖明星效应和烧钱模式,忽视了平台的运营和内容建设。与其他成功的直播平台相比,熊猫直播缺乏独特的竞争优势,无法吸引和留住用户。此外,直播行业监管日益严格,内容低俗等问题成为熊猫直播发展的致命伤。这也给其他创业者敲响了警钟,创业不能只靠砸钱和炒作,更要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2019年王思聪第一次被列为“老赖”,还是他老妈林宁掏出1.5亿才把他“赎”出来,没想到五年后,旧债新账又找上门。1210万看起来不算多,但对现在的王家来说,可能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数据显示,大连万达商管总负债已经高达2970亿,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就有914亿,而公司账面上的货币资金只有406亿,这中间的缺口超过500亿。更让人揪心的是,我名下42家公司里,有37条股权被冻结的信息,累计被执行金额已经超过70亿。

万达商管的高负债率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一方面,万达在过去的发展中过于依赖债务融资,不断扩大规模,导致负债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万达的盈利能力下降,无法及时偿还债务。此外,万达商管2024年有个对赌协议到期了,如果不能如期上市,就得向战略投资者回购300亿的股权。可珠海万达商管的IPO已经三次失败,证监会的问询函还悬在头上,上市的事至今没个准信。这无疑让万达的债务危机雪上加霜。

结语

曾经,王健林父子是商业界的传奇,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然而,如今的债务困局却让他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从盲目扩张到投资失误,从债务高企到资金链紧张,每一步都为今天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王思聪的创业经历也给所有“富二代”上了一课:创业不是请客吃饭,不是靠砸钱、靠人脉就能成功,更不是上几次热搜就能把公司做好。

未来的万达还能够坚持多久?这是一个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属于万达的那个黄金时代,恐怕真的一去不回了。大家对王健林父子的遭遇有什么看法呢?

来源:我是王的女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