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中秋假期,回家团聚、出门旅行欢乐多。4日,深圳疾控专家提醒市民,在“双节”期间注意做好防蚊,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家家齐动手开展爱国卫生行动,别让基孔肯雅热或者登革热等病毒有机可乘,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
国庆中秋假期,回家团聚、出门旅行欢乐多。4日,深圳疾控专家提醒市民,在“双节”期间注意做好防蚊,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家家齐动手开展爱国卫生行动,别让基孔肯雅热或者登革热等病毒有机可乘,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
专家表示,10月是全省及我市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的媒介)活跃高峰,叠加中秋国庆假期人群大范围跨区域流动和聚集,基孔肯雅热疫情传播扩散风险持续增加。
假期期间防蚊不松懈
据疾控专家介绍,基孔肯雅热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三大主要特征。多数症状较轻,病程1到2周后可自行恢复,但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慢性关节疼痛等(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所有年龄人群均易感,但需要重点关注重症高风险人群,包括围产期感染的新生儿、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欢乐假期,健康当先。“双节”期间,防蚊不松懈。疾控专家提醒市民,健康过节要注意防蚊。
齐动手开展“防蚊大扫除”
基孔肯雅热预防关键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传播。市民外出前,可以提前清理家里的各个角落。留深过节的市民可以全家齐动手开展“防蚊大扫除”,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家中积水等孳生地,将成为养育蚊子的“温床”,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根本措施。 疾控专家认为,家庭作为蚊虫孳生和叮咬的高频场景,是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双节”期间,市民可以开展全家一起“防蚊大扫除”,重点排查积水隐患(尤其是雨后),市民需要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下水道、杂物堆等区域。室内水生植物3-5天换水一次,储水容器要加盖。发现小区公共区域(如绿化带、下水道)有积水或蚊虫密集,及时向物业、居委会或疾控部门反馈。
外出尽量穿长袖喷驱蚊剂
防蚊灭蚊、避免叮咬是防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的关键。“双节”期间,疾控专家提醒外出旅游的市民,出行前后做好两大功课。一是出行前,密切关注目的地疾病流行现状和健康风险提示,尤其要注意媒介伊蚊活跃期较长、既往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风险相对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二是回家后,及时关注自身状况。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要马上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
外出期间如何科学防蚊?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感染性疾病与肝病科汪云主任医师表示,蚊子都是“视觉系”,深色衣服在它们眼里就是“快来咬我”的招牌,市民出游尽量选择白色、浅黄等浅色的长袖、长裤,可以涂抹含有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此外,市民应避免在蚊子活跃的高峰时段(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在树阴、草丛、凉亭等地方长时间逗留。
来源:深圳特区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