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10 月 1 日当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约 3.36 亿人次,环比增长 43.1%。人潮背后,是数以亿计的消费决策:“去哪玩”和“吃什么”。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恰恰是线下消费最核心的场景。
作者 | 凝光
编辑 | 陈维贤
设计 | 蝶哥
2025 年的国庆“超级黄金周”,再次点燃了全民出行与消费的热情。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10 月 1 日当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约 3.36 亿人次,环比增长 43.1%。人潮背后,是数以亿计的消费决策:“去哪玩”和“吃什么”。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恰恰是线下消费最核心的场景。
10 月 1 日,高德地图日活跃用户突破 3.6 亿,再创纪录新高。与此同时,生活服务榜单类产品「高德扫街榜」表现也极为抢眼,在 10 月 3 日,该榜单用户规模突破 4 亿(去重),让多地上榜的小众餐厅和“烟火小店”门口纷纷排起长队,流量增长近 300%。
高德扫街榜,作为上线不足一个月的产品,为何能接连创造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迅速接住国庆的泼天流量?背后又藏着怎样的生意机会?今天运营社就来聊聊这些。
01
双双创新高,扫街榜推动高德进阶
国庆期间,阿里可谓好事不断,高德 DAU 3.6 亿、扫街榜 4 亿用户创纪录,股价也突破 190 创下 4 年新高。
双双创新高的里程碑表明,高德已经全面进阶。
高德扫街榜与高德 App 之间形成了“飞轮效应”,相互促进良性增长。一方面,高德 App 为高德扫街榜提供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真实的行为数据;另一方面,高德扫街榜也反过来提升了主 App 用户的活跃度和粘性,上线后首个国庆黄金周的爆火可见一斑。
以往,大众对高德的认知更多停留在“导航工具”上,其种草能力和交易心智相对薄弱。
高德扫街榜的爆火正在打破这一固有印象。它让高德不再只负责指引路线,而是逐步介入消费决策当中,让高德完成了从工具型产品向“生活服务超级入口”的升级。
有数据可以佐证。据根据 Quest Mobile 数据,高德 App 月活用户为 8.9 亿,而扫街榜一个月不到已经有了 4 亿去重用户。也就是说,高德扫街榜的用户渗透率已接近 50%,近一半用户打开高德后使用了扫街榜。
国庆期间,高德扫街榜“烟火小店”的流量增长了近 300%。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店,因为进入榜单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广州开业 11 年的“胡椒猪肚汤康王店”,在高德上的流量增长了 540%;上海的“湘菜人家”流量增长达 3 倍;北京一家贵州米粉店涨幅也接近 300%。
图:网友在群里推荐高德扫街榜上的小店
东北开心饭庄的老板开祥荣透露,高德扫街榜上线后,门店成为了当地扫街榜的东北菜第一名。此后,门店的客流就开始出现上涨,“店里一接电话,就是高德地图来电,现在店里有近三成顾客是看了高德扫街榜专程导航过来的。”
这些案例表明,高德扫街榜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并为商家带来了可观的引流效果。
高德扫街榜的商业价值,也让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到高德上寻找生意新机会。
9 月 23 日,高德宣布餐饮商家可免一年入驻年费,三天内就收到了超过 15 万次咨询,也就是说,平均每 10 秒就有一家餐厅表达入驻意向。
除了导航和觅食,高德在其他方面也没闲着。
以地图为基座,作为国民级 App 的高德,除了找餐厅,还可以满足找酒店、找景点、找美容院、甚至找钓鱼点等小众兴趣消费目的地。借其基于真实行为数据的底层逻辑,高德扫街榜可以轻松地从餐厅类目,拓展到更多的线下服务业态,如酒店、景区、休闲娱乐、丽人、购物等类目榜单,成为线下生活服务超级入口 。
高德的优势在于,其基于真实行为数据的榜单,能够更精准地为用户推荐符合其需求的商家,从而提高团购的转化率。同时,高德地图的导航功能,也为用户到店核销提供了便利。从“榜单”到“交易”,高德商业变现路径清晰可见;而对本地生活商家而言,高德则是一片全新的生意蓝海。
02
用户规模突破 4 亿,高德扫街榜凭啥?
“高德扫街榜”并非简单的榜单,而是全球首个基于用户真实到店行为数据的生活服务榜单 。它一经上线,便迅速引爆市场,9 月 10 日 仅用一天时间,用户规模就突破了 4000 万。
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赢得大量用户,关键在于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生活服务榜单的底层逻辑——用“真实到店行为”取代“用户主观评价”,构建出一套更客观、更难被操纵的排名机制。
长期以来,传统榜单高度依赖用户的主观评论,这一模式的弊端也早已显露。
一方面,是愈演愈烈的“评分失真”问题。
此前,互联网上兴起了一股寻找“3分餐厅”的风潮。很多用户根据自身“踩坑”经验总结出一套“民间法则”他们认为:评分在 3.8-4.2 之间的餐厅往往更真实、未经过度美化;4.8-5.0 的虽不至于难吃,但很可能存在刷分行为;4.2-4.8 的则混杂真实差评与商家刷分,实际体验反而最不稳定。
图源:小红书
尽管这一“评分解读学”并不严谨,却真实的反映出传统榜单的评分正在让消费者陷入选择困难。
另一方面,是平台生态的“资源失衡”。
传统榜单评分机制迫使商家将大量资源投入营销端,而非产品本身。不少真诚经营、菜品出色但不懂线上运营的“烟火小店”,因无法承担高昂的推广费用而被淹没在信息洪流中。擅长操作流量、评分运营的商家也不得不持续加码营销,陷入一场无止境的“流量军备竞赛”。
其结果,是行业陷入某种扭曲状态:“良币”被“劣币”驱逐,真正专注产品和服务的商家难以出头,依赖营销手段的玩家不断被这套评分机制推高获客成本,利润空间被压缩。
高德扫街榜的破局之道,是回归“真实”。
高德扫街榜任意一家在榜餐厅,它的综合评分都由用户行为分、用户评价分、用户芝麻信用三个维度构成:
图源:高德扫街榜
“用户行为分”通过计算用户的实际行动,来衡量消费者对商家的认可程度,它基于高德地图独有的真实行为数据,包括真实导航数、真实搜索数、真实到达数、真实收藏数,这个分数极难造假。
上图某餐厅的用户行为分为 4.3,用户评价分为 3.1,综合评分却为 4.2,由此可见,用户行为分应该是三个评价指标中,权重最高的一项。这也说明了高德扫街榜最看重的是用户的真实行为,而非主观评价。
“用户评价分”更接近传统榜单的评分,来源于用户提交的文字评价、打星等主观反馈。
图片中这项分数为 3.1 分,明显低于用户行为分的 4.3 分。这通常意味着,可能存在“打分偏苛刻”的情况,即用户即使实际行为上认可该商家,愿意多次前往,但在打分时相对严格。这说明,高德的评价系统能识别出主观评价和行为数据之间的差异。
“用户信用分”引入了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作为参考,用于评估打分用户自身的可信度。一个芝麻信用分高的用户,其评价可能会被系统认为更可靠、权重更高;反之,可能存在刷分嫌疑的低信用用户,其评价的影响会被降低。
这一评价指标的设置是为了用“信用”来过滤“噪音”,确保用户行为分和用户评价分尽可能真实客观。
综合来看,高德扫街榜的评分系统是一个精心设计的、以“真实行为”为主导,以“主观评价”为参考,用“用户信用”进行校准的复合模型。它试图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点评平台“刷好评”、“数据失真”的痛点,让榜单排名更贴近商家的真实受欢迎程度。
在这套评分机制下,用户的决策方式从“费力翻阅真假难辨的评论”转向“信任多数人的共同选择”,决策效率与消费体验均得到提升。此外,这套机制为那些踏实经营的“烟火小店”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餐饮行业的流量竞争焦点也会从“营销能力”回归到“产品与服务”本身。
国庆黄金周首日,高德扫街榜 4 亿用户的成绩单,其实是用户和真实榜单之间的双向奔赴。
03
结尾
高德扫街榜的爆火,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成功,更是一场关于“真实”与“效率”的革命成果。
这种以“真实”为基础构筑的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用户选择成本,也为线下服务业的复苏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让那些用心经营的“烟火小店”被看见、被认可,也让消费者能够更轻松地找到那些真正值得体验的好店。这种以“真实”为基础的模式,重塑了用户与商家之间的信任关系,为本地生活市场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来源:跟小贤学运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