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为何疯涨?国产替代机会在哪?AI 超级周期要持续多久?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4 22:25 1

摘要:存储芯片市场最近的热度几乎能媲美盛夏的气温。过去半年里,价格涨势不断加速,尤其是近一个月,三星、闪迪等巨头密集通知客户调价的消息刷屏行业,现货市场更是一天一个价。

存储芯片市场最近的热度几乎能媲美盛夏的气温。过去半年里,价格涨势不断加速,尤其是近一个月,三星、闪迪等巨头密集通知客户调价的消息刷屏行业,现货市场更是一天一个价。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直接,美光股价一个月涨了 60%,铠侠和闪迪直接翻倍,不断刷新历史新高。这波涨价潮到底是短期炒作,还是摩根士丹利预测的 “超级周期” 真的要来了?

先看这轮涨价有多猛。早在今年 4 月,闪迪就打响了第一枪,把 NAND 闪存价格上调 10% 以上。到了 9 月,第二轮涨价潮更凶,闪迪再次提价超 10%,美光干脆暂停报价一周后,直接把 DDR4、DDR5 等全系列产品价格涨了 20%-30%。

现货市场的数据更直观,DDR4 价格较去年最低点反弹了 38.6%,256GB SSD 更是涨了 49%,虽然中间有短暂回调,但目前已经趋于稳定。不管是手机、电脑里的闪存,还是数据中心用的内存,几乎都在涨价。

为什么突然涨得这么厉害?表面看是供给端在控产。2024 年存储芯片价格疲软时,三星、美光这些巨头就主动减产,导致市场库存快速下降。但根本原因还是需求端的爆发,尤其是 AI 带来的新缺口。

宏杉科技 CEO 杨柳就提到,AI 大模型训练需要海量小文件存储,数据规模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存储根本跟不上,这直接催生了对高性能存储的迫切需求。华尔街日报也说,这次和以前巨头垄断涨价不一样,是真实需求驱动的,AI 热潮和产能失衡才是核心。

AI 对存储的拉动到底有多大?简单说,训练一个大模型需要几十 PB 的数据,相当于几十万个 1TB 硬盘的容量,而且要求毫秒级的读取速度。宏杉科技的解决方案能实现千亿文件毫秒级检索,就是为了应对这种需求。

更关键的是,AI 不仅需要更多存储,还需要更好的存储,比如高带宽内存 HBM,它的价格是普通内存的五到十倍,却成了 AI 芯片的必需品。这也是为什么长鑫存储这类国内厂商要拼命布局 HBM 专利的原因。

国内市场的反应同样热烈。A 股存储板块里,江波龙一天涨超 18%,兆易创新单日获主力资金净买入近 9 亿元,诚邦股份、德明利等多股直接涨停。这背后不只是跟着国际涨价,更是国产替代的机会来了。

长鑫存储现在月产能已经达到 21 万片,预计明年年底能到 30 万片,占全球 15% 份额,它的 LPDDR5 芯片还打入了小米、传音的供应链。以前我们买存储芯片主要靠进口,现在国内厂商能跟上节奏,自然会受到资本追捧。

不过也不能盲目乐观。财信证券就提醒,之前的价格反弹有控产因素,未来能不能继续涨要看需求能不能持续。而且巨头们也在加码,长鑫存储明年资本开支要到 100 亿美元,和 SK 海力士、美光持平,要是大家都扩产,供需关系可能又会反转。中信证券预测景气度能延续到 2026 年二季度,但这是建立在北美云厂商继续加大投入的基础上。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现在买手机、电脑可能会遇到存储成本上升,但这只是短期影响。长期来看,存储芯片是数字经济的 “粮食”,AI、自动驾驶都离不开它。摩根士丹利说的 “超级周期”,本质上是技术革命带来的需求重构。而对国内来说,这轮周期最大的意义,是让长鑫存储这样的企业有机会站上全球舞台,就像新华网说的,存储已不只是数据容器,更是算力的关键支撑。

这波存储芯片涨价,既是全球科技产业的风向,也是国产替代的窗口期。股价涨得快不一定代表能一直涨,但 AI 驱动的存储需求不会轻易消失。看懂供需变化、技术方向和国产进展这三点,或许就能看清这个 “超级周期” 的真相。

来源:电气新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