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7日,北京大满贯,他连砍三名外协,把日本二单摁在地板上摩擦,反手一板72%的命中率,直接把奥恰洛夫逼到决胜局。
113名的小透明,三天后名字后面跟着67,热搜却还在问“陈俊菘是谁”。
10月27日,北京大满贯,他连砍三名外协,把日本二单摁在地板上摩擦,反手一板72%的命中率,直接把奥恰洛夫逼到决胜局。
我盯着屏幕满脑子只剩一句:国乒的板凳,到底藏了多少怪物?
现场没给他主桌,他端着一次性饭盒蹲过道,吃完把筷子插回袋子里,继续等训练台。
镜头扫过去,导播连名字都懒得打,直到他赢了第二场,字幕才慢吞吞补了“Jun-Song CHEN”。
那天微博热搜第一是“王楚钦发型”,他赢球的消息夹在中间,只配拥有七分钟热度。
可数据不会说谎:反手快撕平均0.38秒,比林昀儒还快0.05,球离台只有9厘米,肉眼几乎看不见弧线。
对面日本选手刚拉起来,球已经回头,观众席“哇”一声,像地铁里突然有人放炮。
我旁边的大哥全程举着手机,结果录到的全是自己尖叫,回家剪视频才发现根本追不上球。
更离谱的是,他赢了没怒吼,只把拍子往兜里一揣,蹲下去系鞋带,顺手把对手掉在地上的毛巾捡起来。
镜头拉近,他手背上全是裂口,血痂叠着老茧,像两张砂纸互相摩擦。
有人扒出他去年全锦赛输给徐瑛彬后,自己买了红眼航班回厦门,早上五点出现在体校,对着小学生用的矮台练反手。
教练说没钱给他配体能,他就把女队淘汰的弹力带捡回来,一头绑在暖气片,一头套腰上,练蹬转。
那天北京零上七度,他穿着短袖,后背蒸出一团白雾,像刚出锅的馒头。
我看直播的时候,弹幕飘过一句“这哥们长得像我楼下送外卖的”,笑完突然有点鼻酸:我们习惯把天才当神仙,忘了他们本来就在人间送外卖。
另一边,张本美和3比2把王曼昱掀翻,爸爸张本宇站在挡板外,手里捏着一张A4纸,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孙颖莎的接发习惯。
日本记者说,她发球轮得分涨到65%,靠的就是爸爸连夜给她加的高抛侧旋,球一出去先往下钻,过网又往上跳,像故意逗你胳膊长度。
半决赛打孙颖莎,她提前三天加练正手短球,每天六百个,手腕肿到拿不住筷子,就用左手扒饭。
我看完只想叹气:别人拼爹拼天赋,国乒拼的是谁更能把自己逼到进医院拍片。
奖金池涨到200万美元,单打冠军拿走1500个奥运积分,足够把排名从五十开外直接抬进巴黎。
可陈俊菘输了1/4决赛后,背起双肩包自己打车回酒店,前台问要不要延迟退房,他说不用,明早六点飞多哈,继续打支线赛。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热搜不给他名字没关系,国乒的怪物窝根本不需要热搜,他们只需要多一张球台,多一盏灯,就能自己长出下一个张继科。
所以别再问“陈俊菘是谁”。
记住也行,记不住也罢,反正他还会再赢,赢到镜头不得不对准他,赢到字幕员一次性把名字打对。
竞技体育最残忍的从来不是输,而是赢的人太多,我们连鼓掌都来不及。
来源:朴实书签JQNpc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