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讲一句真话,农资店商业模式构建原则有2个:1)服务层面,与卖产品的同行形成区隔;2)交易结构层面,目前的农资店90%以上以赊销经营模式吸引用户,改变交易结构就能吸纳更多的用户。
传统农资店要不要构建商业模式?
答案是肯定。
讲一句真话,农资店商业模式构建原则有2个:1)服务层面,与卖产品的同行形成区隔;2)交易结构层面,目前的农资店90%以上以赊销经营模式吸引用户,改变交易结构就能吸纳更多的用户。
结合农资店困局,李剑老师研究团队提供了4个商业模式创新,帮你的农资店脱胎换骨。
1、“农资+技术服务”模式
这个模式强调“服务”是竞争力!
农民朋友买农资,最怕用不对。我就请了农业技术专家,定期给农户们做培训,讲讲施肥的技巧、病虫害防治的妙招。买了咱的农资,还能享受免费技术指导。农户们觉得靠谱,以后就认准咱这店,销量噌噌往上涨。
2、“农资团购+线上平台”模式
这个模式玩的是“打包销售”,从产品组合、产品套餐上设计,这样能提高用户黏性和排他性。
比如,农资店老张建了个线上平台,搞农资团购。把常用的种子、化肥打包成团购套餐,价格比单买实惠不少。农户们在平台上发起团购,人越多越便宜。这不仅方便了农户,还能一次卖出大量农资,薄利多销嘛。
3、“农资租赁”模式
这个模式的精髓就是“以租代卖”,玩法非常厉害,能干掉很多同行。
比如,有些大型农具,农民买回去用不了几次,放着还占地方。陈老板就把这些农具租出去,像播种机、收割机。按天或者按亩收费,农户用着方便,成本也低。这租赁服务不仅赚了钱,还能和农户建立长期联系,带动其他农资产品的销售。
4、供应链金融模式
目前,很多农资店在玩转“供应链金融”模式。这个模式不仅仅是把农资店产品卖出去了,还有机会锁住种植户、家庭农场主,提供金融服务或产业链服务。
比如,农资店王老板以供应链金融的模式服务了20个合作社、80多个种植大户,农资产品不愁卖,提前把钱收回来了;另外,老王还帮助合作社、种植大户打通网络销售渠道,以订单农业的模式,全部包销了种植大户的农产品,靠农产品销售环节又赚了一笔。
李剑老师认为,传统农资店玩转商业模式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农业的风险。一旦种植大户、农民朋友遭遇农业风险,由谁来兜底、模式能否化解风险,这是非常重要的。
或许,在农业赛道领域,我们不能仅靠单一模式,而需要多个模式组合或联动,构建成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从而保障产业链上的各方利益。
PS:李剑老师还搭建了一个“老板联盟”社群,欢迎老板、创业者朋友进群,一起学习交流、对接资源、共享资源,共推项目~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