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坐火车有过哪些特别的经历?网友:当时年纪小不懂,现在后悔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4 14:56 1

摘要:绿皮车那股机油混着泡面的味儿一钻进鼻子,我就知道又要开始一场临时社交了。

绿皮车那股机油混着泡面的味儿一钻进鼻子,我就知道又要开始一场临时社交了。

昨天刷到高铁静音车厢已经铺到八成线路,两千多万人选了闭嘴模式,我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硬座车厢里,对面大哥递过来的那瓣橘子。

那会儿没监控,手机也没信号。

半夜三点,车厢灯昏黄,一个穿军大衣的男人从座位底下摸出两瓶啤酒,啪一声起开,泡沫顺着瓶口往下淌。

他冲我扬了扬下巴,我接过来灌了一口,冰得牙疼。

旁边大姐把瓜子分了一圈,嗑得咔咔响,像在给聊天打节拍。

有人说起自己闺女第一次坐火车,有人骂老板拖欠工资,说着说着,军大衣从包里掏出半只烧鸡,撕了条鸡腿塞给抱孩子的妇女。

没人问姓名,到站就散,像临时搭伙的剧组。

现在不一样了。

上周我坐京沪高铁,隔壁座姑娘全程戴降噪耳机,面前小桌板立着ipad,屏幕反光里能看见她皱眉。

我掏出手机想给她看个段子,突然想起这是静音车厢,连咳嗽都得憋着。

刷12306的时候发现多了计次票,二十次能省三成钱,可我一年也坐不了几回。

倒是刷脸进站挺快,三秒通过,就是少了以前检票员撕票时那句“一路顺风”。

最魔幻的是遗失物品查找功能。

去年我把耳机落在座位上,app上一点,两小时后就收到短信说找到了。

放在以前,丢了就丢了,顶多去广播室喊两嗓子。

现在连重点旅客预约都能提前选轮椅还是担架,服务细得像给机器人写程序。

有时候我觉得,高铁越快,人和人之间的那层膜越厚。

以前慢车晃三十小时,能把陌生人的故事晃成自己的。

现在三小时到北京,耳机一戴,谁都别打扰谁。

科技进步没错,只是再没人递橘子了。

说到底,我们怀念的可能不是绿皮车,是那种不用扫码就能开始的对话。

静音车厢再舒服,也装不下半只烧鸡的温度。

来源:单纯钢笔R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