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早期肺癌风险评估的医生,我在临床上就见过不少明明诊断ⅠA期却依然复发的病例,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个群体的变化莫测。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早期肺癌的治疗和预后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
但这并不代表ⅠA期肺癌就绝对不会复发。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早期肺癌风险评估的医生,我在临床上就见过不少明明诊断ⅠA期却依然复发的病例,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个群体的变化莫测。
在ⅠA期肺癌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肿瘤是性情温和、切除即可治愈的。但也不乏一些具有高复发风险的肿瘤。这些肿瘤虽然在病理分期上属于ⅠA期,看起来似乎威胁不大,但实际上可能暗藏危机。
它们可能具有某些高危特征,如特定的基因突变、病理亚型(如微乳头、复杂腺体成分等),这些特征使得它们在手术切除后仍具备复发的风险。
这种高复发风险的肿瘤,就像披着温和外衣的“狼外婆”,外表看似无害,实则潜藏着凶狠的本性。
正因如此,我才常常和大家强调早期肺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在手术后评估不同人群的复发风险,甚至选择其中的一部分高风险患者去开展术后辅助靶向治疗,从而巩固手术的效果。
回顾性临床研究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ⅠA期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理念,源自2023年发表在 EClinicalMedicine 杂志上的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这项研究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的诊疗团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初步的思路。
然而,回顾性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缺乏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证据的支持。
因此,在此之前,指南并没有针对ⅠA期肺癌患者提供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的具体建议。
但今年的世界肺癌大会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的数据证实,在ⅠA期肺癌的患者中,针对高危人群开展术后辅助靶向治疗,可能带来获益。
前瞻性临床研究
研究共纳入97名携带EGFR敏感突变且具备高危因素的ⅠA期肺癌患者。
所谓高危因素,在这个研究中专指含有大于等于10%比例的实体、微乳头、复杂腺体成分的肺癌。
手术结束后,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46名患者接受了靶向治疗(治疗组A),而51名患者则采用单纯的观察随访(治疗组B)。
在平均20个月的随访期内,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没有出现复发现象,而单纯随访的患者中却有4名出现了复发。两组的两年无疾病生存率分别为100%和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这一结果,让我们看到了术后靶向治疗在ⅠA期肺癌高危人群中的巨大潜力。
个体化预后分析的重要性
尽管早期肺癌的预后整体较好,但复发现象仍然存在。这是因为ⅠA期肺癌患者群体本身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可以说是鱼龙混杂。
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在这一群体中进行个体化的预后分析。
在上述研究中,作者以病理亚型作为评价标准进行筛选,并得到了阳性结果。说明针对早期肺癌高危患者开展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确实可以巩固手术效果。
但仅考虑病理亚型的预后意义并不足够,我们还需要同时兼顾其他潜在因素的影响,如:影像上的磨玻璃或实性、病理上有无高危因素(如气腔播散、脉管浸润等)以及病灶大小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复发风险产生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商榷和探讨。
写在最后
ⅠA期肺癌患者群体具有高度的异质性,我们当然不可能依靠某一个研究就彻底解决复发的问题。
但是,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这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只是书写了一个美好的序章。
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研究的开展,我们终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可以自信地说:“只要在ⅠA期阻断肺癌,它就不会复发。”
对于特别早期的肺癌,手术切除即可解决问题。
而对于那些有复发风险、手术可能切不干净的患者,我们也可以通过精准的辅助治疗去进一步降低风险,化解危机。
每一次的探索和研究,都是我们向战胜肺癌迈出的坚定步伐。
来源:健身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