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过玉米的地别瞎种!这5类作物踩坑就白忙,老把式都栽过跟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3 12:40 1

摘要:老辈人总说“玉米耗地狠,换茬要较真”,这话真不是唬人。种过玉米的地看着秸秆还田挺肥沃,实则养分早被“挑着吃”空了,病菌虫卵也藏了不少。要是不懂轮作的门道,随便种点啥都可能血本无归,今天就把这些忌讳掰扯明白。

老辈人总说“玉米耗地狠,换茬要较真”,这话真不是唬人。种过玉米的地看着秸秆还田挺肥沃,实则养分早被“挑着吃”空了,病菌虫卵也藏了不少。要是不懂轮作的门道,随便种点啥都可能血本无归,今天就把这些忌讳掰扯明白。

第一类:同科高秆作物碰不得

首先要避开的,就是高粱、谷子这些禾本科高秆作物。玉米这东西霸道得很,不光把土里的氮素和硅元素吸得差不多了,还会在土壤里留一种“自毒物质”,专门抑制同科作物生长。

去年隔壁村老张就犯过这错,玉米收完接着种高粱,苗期看着绿油油的,结果长到齐腰高全蔫了,根须细得像头发丝,拔出来底下全是小红虫。后来才知道,玉米和高粱都招蚜虫和玉米螟,上茬的虫卵藏在秸秆里,下茬一栽直接爆发,穗子还没结就被啃烂了。

更坑的是养分跟不上,高粱本来就需要硅元素壮秆,玉米地早给耗光了,刮风下雨就成片倒伏,最后收的那点粮食还不够种子钱。

第二类:豆科作物

千万别接

有人觉得玉米茬种大豆是“黄金组合”,这话得看前提——要是玉米季用了长残留除草剂,纯属坑自己。玉米地里常用的烟嘧磺隆、阿特拉津这些除草剂,能在土里藏大半年,大豆对这玩意儿特别敏感。

前院老李去年就吃过亏,玉米收完没处理地就种大豆,出苗后叶子全卷成了鸡爪子,下半截茎秆发黑,挖开土根都烂了。后来问农技员才知道,是除草剂残留烧了根,这半亩大豆最后全拔了喂羊。

就算没打除草剂也够呛,玉米耗肥厉害,土里的钼元素早没了,而钼是大豆根瘤菌的“口粮”,缺了这东西,大豆光长藤不结荚,藤子爬满架,豆荚剥开全是空壳。

第三类:葱蒜类蔬菜要躲开

葱、蒜、韭菜这些作物,跟玉米茬简直是“冤家”。玉米属于浅根系作物,种完后土壤表层的养分基本被耗空,而葱蒜的根也浅,根本吸不到深层营养,长出来的葱苗细得像针线,蒜头小得握不住。

更要命的是土传病害,玉米常见的根腐病菌,在土里能潜伏两三年,葱蒜的根系嫩,病菌一沾就烂,叶子先发黄后干枯,拔出来根上全是霉点。我们村老王前年玉米茬种大蒜,一半都得了根腐病,最后收的大蒜还不够本钱,直呼“再也不瞎折腾了”。

第四类:瓜类作物难长好

西瓜、甜瓜这些瓜类,在玉米茬地里也很难有好收成。玉米是“大胃王”,把土里的钾元素吃得干干净净,而钾元素恰恰是瓜类膨果的关键,缺了钾,西瓜长不大,皮厚瓤酸,还容易裂果。

而且玉米地里的地下害虫多,像蛴螬、地老虎,收完玉米就在土里躲着,瓜类的根茎甜,正好成了它们的“大餐”。去年我亲戚家玉米茬种西瓜,刚坐果就发现苗蔫了,挖开土一看,西瓜根全被虫子咬断了,一棵苗都没保住。

第五类:重茬玉米纯属瞎忙

最糊涂的就是玉米收完还接着种玉米,有人觉得换个品种就行,其实这根本不算轮作。连续种玉米,土壤养分失衡得厉害,玉米偏好的几种微量元素越用越少,就算猛施肥,苗也长不好,这就是所谓的“木桶效应”,最短的那块板决定产量。

病虫害也会扎堆爆发,上茬的玉米锈病、大小斑病病菌,全在秸秆和土壤里藏着,下茬一播种就发病,叶子上全是黄斑,严重的整棵枯死。而且秸秆还田没腐熟的话,会在土里发热烧根,还带着一堆虫卵,简直是给下茬玉米挖坑。

说说我的实在想法

其实轮作这事儿,核心就是“让土地歇口气,换种吃法”。玉米茬看着“脏”,处理好了也是好地。我年年都这么干:玉米收完先秋整地,把秸秆打碎深翻,再撒点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既能分解除草剂残留,又能杀病菌虫卵。

开春种点大豆或者花生就挺好,大豆能固氮,花生耐贫瘠,正好给土地补营养。要是想种蔬菜,就选白菜、萝卜这些十字花科的,它们跟玉米需肥不一样,长得旺病害还少。实在没地儿,种一茬苕子当绿肥,割了埋土里,来年种地更有劲。

种地别光图省事,也别信那些“啥都能种”的瞎话,顺着作物的性子来,让土地轮着“吃饭”,才能有好收成。那些总说“种啥都赔钱”的人,多半是没摸清轮作的门道。

来源:村庄全记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