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杜兰特今夏再换一次队,他的历史地位将直接跌出前十五——这不是诅咒,而是数据模型已经算好的概率。”
“如果杜兰特今夏再换一次队,他的历史地位将直接跌出前十五——这不是诅咒,而是数据模型已经算好的概率。”
这条来自某西部球探群的截图,昨晚在推特上被转疯了。
它把所有人心里那点“KD是不是又选错了”的嘀咕,直接摁成了倒计时。
火箭官宣他加盟那天,休斯顿球迷把机场围得水泄不通,喊的是“终于有超巨肯来带年轻人”。
三周后,范弗利特右腿筋一级拉伤,归期未定,主场分贝瞬间掉到季前赛水平。
没有控卫,乌度卡只能让杜兰特开场就自己带球过半场,36岁的人每场多跑1.8公里,相当于在底线多折返了22次。
更尴尬的是,对手根本不用包夹,他刚一过LOGO,年轻锋线就贴上来消耗,反正火箭其他人投不进空位——过去五场,火箭大空位三分命中率27%,联盟倒数第一。
勇士那边倒是一点没浪费流量。
库里在东京季前赛接受采访,被问到“如果KD回来会怎样”,他笑得像早料到问题:“我们的电梯门战术一直给他留着。”
一句话把勇士球迷的怀念值拉到满格。
现实是,勇士管理层确实在六月给出过交易框架:普尔+维金斯+两个无保护首轮,换杜兰特全额保障合同。
格林没吭声,只在播客里放了一段旧录音,背景声是2018年常规赛他对杜兰特吼的那句“我们来之前就已经夺冠”。
节目上线三小时,播放量破120万,勇士官推下面最高赞评论:
“他要是敢回来,我就敢把球衣烧了。”
烧球衣很幼稚,却精准戳中杜兰特最不敢碰的那块旧疤——归属感。
2019年离开勇士,他以为去篮网能当绝对主角,结果欧文事件、哈登腿筋、自己跟腱,三年只打了127场常规赛。
2023年转去太阳,换来的是次轮被掘金剃光头,比赛结束那天,他坐在球员通道口用毛巾盖头,工作人员说他在里面呆了整整47分钟。
那47分钟里,布克和艾顿没敢上去拍肩,因为“他像一拉就断的弓弦”。
现在火箭又给了他一根弦,却可能是根快断的。
西部最新战力榜里,掘金、快船、森林狼、太阳、国王排前五,火箭被放在第十,备注栏写着“若杜兰特健康,可上浮两位”。
翻译过来:你累死也最多第六,还要祈祷别人翻车。
更扎心的是年龄结构,火箭主力轮换平均23.4岁,杜兰特一个人把全队均值拉到25.8,队医每天给他做的不是冰敷,而是“跟腱弹性预警测试”。
测试单上红线越来越低,像极了他在历史排名里的曲线——ESPN上赛季把他排在第13,今年如果止步首轮,专家团已提前把他放到第16,夹在摩西·马龙与J博士之间。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干脆回勇士,至少能保冠军。
他回了一句“我不是个回头看的人”。
语气很酷,但社交媒体不会放过他。
开赛第二天,他小号点赞了一条“格林公式” meme,半小时后取消,还是被截图。
那一刻大家忽然明白:他嘴上说向前,其实把耳朵留在了过去。
最难受的是,他越在意,对手越会喊垃圾话。
爵士主场DJ上赛季试过播放《Yesterday》迎接他,结果那场他19投12铁;今年换成《Let It Go》,他赛前热身时直接要求换半场投篮,全场哄笑。
这种笑声像钝刀,割不断人,却让你每接一次球都想起自己曾逃过哪一步。
所以火箭这步棋,表面是“带年轻人”,实际是杜兰特给自己设的最后一次赌局:
赌他能在没有控卫、没有第二得分点、没有退路的三无环境里,把一支第十名球队拖进前六,然后首轮不被横扫。
赌赢了,他就能用“逆境carry”洗掉格林公式;赌输了,夏天再申请交易,那开头那条数据模型就会成真——历史地位跌出前十五,且再也回不去。
倒计时已经启动,火箭接下来的22场里有15场面对上赛季季后赛球队。
杜兰特每天醒来,脚踝和跟腱会同时传来两种疼痛,一种提醒他36岁,另一种提醒他还欠自己一个不需要解释的句号。
能不能写完,全看他这次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一听到笑声就先把心摔碎。
毕竟竞技体育最残忍的从来不是对手,而是时间把“你可以”慢慢调成“你本来可以”。
而他,已经不允许再按一次返回键。
来源:娱体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