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巨星的冰地幔如果可以在可见光下肉眼观察会呈现什么样的视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4 06:15 1

摘要:我认为冰巨星的高温高压流体地幔的颜色和质感会跟这问题展示的有很大差别,不考虑热辐射时其颜色将是暗灰色到黑色,考虑热辐射则发出白光,总之并不透明;观察者周围的钻石下沉的速度会比视频里表现的慢很多,观察者难以靠可见光观察它们。

我认为冰巨星的高温高压流体地幔的颜色和质感会跟这问题展示的有很大差别,不考虑热辐射时其颜色将是暗灰色到黑色,考虑热辐射则发出白光,总之并不透明;观察者周围的钻石下沉的速度会比视频里表现的慢很多,观察者难以靠可见光观察它们。

密度与人体相同的观察者会受到来自密度更高的海王星流体地幔的强大浮力、不会自动下沉,用动力将观察者压下去并保护观察者对材料的要求不切实际。

在海王星的核幔边界上,可能会有大量的超离子态硅-氧-氢化合物,尤其是超离子态二氧化硅-水、超离子态二氧化硅-氢,不考虑热辐射时,它们看上去会像黑色的岩石。

如果虚构一个可以低扰动地侵入海王星内部的设备,让这设备打光并录像给人看,那么我认为人看到的画面将完全不像这问题展示的截图和视频。

在该视频约 4 分 1 秒处,作者设定你用高科技科幻头盔来观看周围的一切,画面呈现的效果是从中间向两侧展开地补上了高亮度的蓝光。我认为可见光不能这么做——如果你打上极高功率的可见光,那么被打光的物质将在高热下改变形态。作者想要表达的可能是头盔里的设备用算法从红外线之类获取信息并产生画面给你看。

在那之前,这视频里海王星的颜色过于深蓝。可以看看 2024 年发表的相关研究[1]。

下图来自参考 1,(a)是 1986 年发布的天王星照片 PIA18182,(b)是 1989 年发布的海王星照片 PIA01492,(c)和(d)是 NASA 发布的对这两张照片重新处理的结果,接近在相同光照条件下人肉眼所见的颜色[2]:以现有技术,飞到这些天体附近的载人飞船没有能力提供这么强的额外照明,这两个天体附近暗弱的阳光会降低人眼分辨颜色的效果,让它们更灰暗。由于海王星接受的太阳辐射更暗弱,人看到的海王星暗淡的幅度会超过天王星。历史上,海王星照片 PIA01492 在拍摄时使用了绿色和橙色滤镜,还被处理来更好地显示海王星大气内的云带、气旋等特征,如此做的副作用是让海王星的颜色过深。起初使用深蓝色海王星照片的科学来源没有声称那是海王星的“肉眼所见的真实颜色”,早期的转发者往往解释了图像经过处理。后来,在模因传播的过程中,这些文字迅速丢失了,这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参考 1 给出了更多数据和重建图片。

下图是在假想的同样照明下完美反射阳光的假想朗伯表面(下图标注为"Sun")、天王星、海王星在可见光波段的平均辐射光谱,读者一望即知天王星与海王星的颜色不会有太大差别,海王星只略蓝一点:下图是参考 1 的作者从 2002 年、2003 年哈勃空间望远镜影像摄谱仪的观测数据中重建的天王星与海王星的肉眼可见颜色。第一行是将二者调整到同样的最大亮度和视直径时的效果,第二行是从地球上观测时的效果,距离导致海王星看起来更小,亮度也按比例缩放:

来源:时空探险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