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鸡排哥爆火:37万粉丝背后,6元鸡排的真诚胜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1 11:06 3

摘要:“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江西景德镇五中附近的鸡排摊位前,摊主李俊永一句幽默调侃,让排队人群的烦躁瞬间消散。这位被网友亲切称作“景德镇鸡排主理人”的摊主,凭借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和满满的“情绪价值”火爆社交平台,截至9月29日14时,其视频平台粉丝数已达37.2

“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江西景德镇五中附近的鸡排摊位前,摊主李俊永一句幽默调侃,让排队人群的烦躁瞬间消散。这位被网友亲切称作“景德镇鸡排主理人”的摊主,凭借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和满满的“情绪价值”火爆社交平台,截至9月29日14时,其视频平台粉丝数已达37.2万,成为市井烟火气中最亮眼的“顶流”。

鸡排哥的走红,藏在对顾客需求的精准体察里。不同于网红店的饥饿营销套路,他用“反套路”经营赢得人心:最初每人限购5份,因顾客反馈“吃不完”减至3份,后来发现仍有食客排队两小时空手而归,便再砍到2份,还特意制作带城市标语的排队卡,用朴素的行动践行“让大家不用白跑,比啥营销都强”的承诺。更令人动容的是他的经营原则:每天四点半后不接待散客,只为优先服务放学的学生;卖给学生的鸡排比散户便宜1元,用细微让利传递对年轻群体的关怀;装鸡排的袋子永远敞开,这份坦荡让顾客买得放心。

“6元的鸡排,60元的情绪价值,600元的服务”,网友的调侃道破了鸡排哥爆火的核心密码。炸制鸡排时,他会为偶尔炸过火的失误自责不已;顾客纠结是否购买时,一句“别亏待自己的肚子”像朋友般温暖人心;排队等待间隙,他金句不断的“脱口秀式”互动,让两三个小时的等待也变成愉悦体验。更难得的是这份真诚从不设防:收摊剩的最后一块鸡排会随手递给陌生人,妻子“鸡排嫂”会在天热时主动给顾客发矿泉水,这些细碎的善意让买卖变成了有人情味的交流。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鸡排哥的“清醒自持”更显珍贵。面对37.2万粉丝的热度和商业诱惑,他明确表示暂无全国巡“炸”计划,“不管火不火,都要不忘初心,顾客期待的眼神让自己首先想炸好鸡排”。这份坚守在商业化数据上也得到体现:其1-20s、21-60s、60s以上视频广告报价均仅为10元,拒绝了连锁加盟与直播带货的捷径,始终专注于小摊本身。他甚至主动公布鸡排制作过程,直言“不存在任何的科技与狠活”,用透明化操作守护着9年积累的信任。

鸡排哥的爆火绝非偶然,而是真诚战胜套路的必然结果。这些年,不少网红品牌靠着营销造势昙花一现:奶茶店雇人排队造假被扒,餐厅标榜“妈妈的味道”却卫生不达标,网红品牌涨价割韭菜屡见不鲜。而鸡排哥9年不换摊、不涨虚价、不玩套路,用每天炸200块鸡排的坚持,攒下了比黄金更保值的“信任资本”。他的走红印证了一个朴素道理:商业的本质从来离不开人心的连接,当产品足够实在、服务足够走心,所有营销套路都显得多余。

更动人的是鸡排哥身上的生活温情。他在镜头前坦荡直言“人生最大的成功是选对了老婆”,反复提及“真正辛苦的是我夫人”,这份对伴侣的珍视与感恩,恰好戳中当代人对平凡爱情的向往。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人们早已厌倦了机械程序化的商业互动,而鸡排哥的摊位就像一座“情绪补给站”,排队时的一句玩笑、递来的一瓶矿泉水、真诚的一句叮嘱,都能消解生活的疲惫。

从默默坚守的摊主到37万粉丝的“网红”,鸡排哥用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的重量。当无数人劝他乘势扩张时,他始终记得“顾客期待的眼神”,把炸好每一块鸡排、服务好每一位顾客当作首要目标。这份在流量浪潮中的清醒与坚守,让6元的鸡排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为景德镇最温暖的文化符号——它告诉我们,认真做小生意、真诚对待陌生人的人,终会被生活温柔以待。

正如网友所言:“我们排队打卡的不是鸡排,是久违的真诚。”鸡排哥的故事,为所有经营者写下了最生动的范本:真正的“顶流”从不需要刻意打造,守住初心、温暖待人,平凡的小生意也能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

来源:忍不住写本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