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夜的地铁车厢里,你见过步履匆匆、神情专注的他们吗?这些人用脚步丈量生活,也用脑子思考命运。和那些总是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人相比,他们身上仿佛有一种不动声色的掌控力,让人忍不住想靠近,也忍不住反省自己是不是太容易被情绪牵着走。
赚钱的人带脑子,不赚钱的人带情绪
深夜的地铁车厢里,你见过步履匆匆、神情专注的他们吗?这些人用脚步丈量生活,也用脑子思考命运。和那些总是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人相比,他们身上仿佛有一种不动声色的掌控力,让人忍不住想靠近,也忍不住反省自己是不是太容易被情绪牵着走。
我曾经有个同事小林,是典型的“用脑子赚钱”的人。那一年公司大裁员,很多同事茶水间抱怨、微信群吐槽,不安和焦虑像流感一样传播。而小林却每天认真分析行业动态,看哪些岗位有调动空间,私下甚至报名了几个线上课程。“有些东西,等你焦虑完再去做,就什么都来不及了。”她这样说,眼神坚定,语气平和。最后,她成功内部转岗,还顺势加薪,成为少数逆风翻盘的人。
可对比一下,另外一个朋友小王,从年初开始抱怨疫情影响、工资缩水,每天找各种理由不开心,有一搭没一搭地刷手机,无视任何提升自己的机会。到年底,公司裁员名单上第一个就是他。他说觉得特别委屈,甚至把这归咎于“时代不好”,但从未想过整整一年,他都在情绪的泥淖里打滚,忘了成长。
赚钱的人,往往更善于冷静分析现实,有一副与困难对话的脑子;而不赚钱的人,则动辄被焦躁、沮丧、自怜情绪劫持,每一个难题都被放大,每一个机会都被错过。其实,生活不是诱发我们焦虑的导师,更倾向奖励那些能静下心来思考的人。
还有一次,身边的闺蜜琳琳想创业。家里人反对,朋友也泼冷水。她起初也会情绪化地自我怀疑:是不是不该冒险?是不是真的没能力?但几天后,我看到她的朋友圈晒出厚厚的一沓调研报告——采访、市场数据、顾客画像,琳琳用事实和数据让父母改变了态度,也说服了投资人。如今,她的小店已经良好运转,在同龄人都还迷茫徘徊的时候,她用理智为自己闯出一条路。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曾陷入情绪的黑洞。有人失业时怪老板不公,有人在感情破裂时不停责怪对方或命运。每个人都愿意理解并安慰被情绪裹挟的伤口——但仅靠情绪,只能让你原地踏步。如果你愿意跳出情绪的漩涡,学着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人生才能翻开新的篇章。
赚钱的人不是天生无情,而是他们明白:负面的情绪不会帮你解决任何实际的问题,反而会耗光你的意志。他们学会了审视情绪背后的真正诉求,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可以改变现状的行动中去。比如,每当遇到业绩下滑,有的人慌乱指责环境,有的人默默抽丝剥茧找原因,修正战略再出发。最终赢家,总是后者。
当下的社会,人人都说“内卷严重”。但如果你细细观察,那些依然能突围出来的人,往往不是最幸运、最聪明的,而是在低潮期没有被情绪左右,坚持用逻辑和思考把事情一点点做好。一位前辈曾说:“你用情绪干扰生活,生活就用现实教你重新做人。”这句话太真实了。
当然,我们并非机器,也无法完全杜绝所有情绪的出现。但如果你希望自己不再被财富和机遇抛下,最重要的转变,就是学会控制情绪,让头脑成为生活的舵手。当焦虑来袭,告诉自己先去做一个小决定,完成一件微小但具体的事情;当失败打击,试着把原因写下来,再针对性思考下一步计划。这样的你,会让未来刮目相看。
你终会明白:用脑子赚钱,不止是谋划业绩、增加财富,更是一种积极掌控人生的态度。而允许情绪主导,只会让你早早输在起跑线上,甚至连赛道都搞错。
所以,不要再抱怨生活的不公,不要在情绪里困顿太久。你有大把时间用来成长,有足够多的可能用脑子创造。赚钱的人选择用理智编织未来,不赚钱的人,只会原地哭泣。
路怎么走,交给你的头脑决定吧。
来源:洪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