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是白天上班摸鱼找副业,晚上躺在床上一遍又一遍看别人分享的致富之路,试图从中找到让自己暴富的方法。
十点读书雅君
,
将在10月09日 19:00 直播
预约
山野馈赠|大兴安岭寒地品质原浆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佳音朗读音频
普通人,请死磕这3个赚钱能力,十点读书,10分钟
每个人都想赚钱,想变得越来越好。
于是白天上班摸鱼找副业,晚上躺在床上一遍又一遍看别人分享的致富之路,试图从中找到让自己暴富的方法。
但正如财经大学教授李国平曾说:
想要积聚财富,单靠努力是不行的,你得看懂赚钱机会背后的逻辑。
所谓赚钱,你得先会赚,才有钱。
而那些会赚钱的人,不过都在死磕这3个赚钱能力。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早早就定好了周末的阅读计划,结果一起床就忍不住刷手机,等打开书时已是两三个小时后;
兴冲冲办了健身卡,买了一堆运动装备想减肥,但去了两次再也没去过;
工作压力大想跳槽,又担心辞职后找不到更好的机会,于是拖拖拉拉,辞职说了好几年……
计划制定了很多,方法也懂得不少,但想做的事情一件都没做成。
最后钱也赚不到,工作也做得不好,生活过得一塌糊涂。
而这背后究其原因,既不是因为资源条件比别人差,也不是缺乏好的机遇,而是自身缺乏执行力。
对待事情永远只停留在计划和想象的过程,一到落地阶段就被脑海里各种借口堵住。
而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也就在这无数件“想”和“做”的小事中拉开。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金牌经纪人杨天真。
她就是一个执行力满分的行动派领袖,在她看来,无论别人给她什么样的活,她都敢接。
接完以后干的好不好再说,先拿到机会开始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小时候学游泳没学会,考试需要去深水区,我就敢往里跳,我就觉得万一呢,万一就游起来呢。
大学打那么多工也是一样,就是判断我大学毕业以后到底做什么工作。
我不想把这个拖到大学毕业,提前了解这个行业,毕业以后才有底气做选择。”
其实生活中那些过得好的人,看起来优秀的人,未必有多聪明,但他们都有一股狠劲。
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知道自己应该把哪些事做好。
而且说做就做,绝不拖延。
甚至为了把事情做好,不怕吃苦,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魄力。
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会发光,无论做什么都会成功。
人最怕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与其担忧这个担忧那个,不如先开始再说。
当你开始行动出发,你才能更容易接近成功。
记得以前看《奇葩说》时,詹青云谈起外界对她 “从贵州考去哈佛” 的赞誉。
“好多营销号写我,怎么从贵州考去哈佛,但是她们都没有写到点上。
其实真相就是,我不停地在转学。不停地放下自己已经有的一切,让环境去重塑你,这才是成长的捷径。”
所谓成长,就是让新环境不断重塑你。
赚钱这件事也一样。
一个人如果始终挣不到钱,长期在原地打转,那就得考虑,是不是这个环境不合适你,现有的认知帮不到你。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停留在原地,而学会破圈。
以前认识一个记者朋友。
当时纸媒还很流行,他靠着自己扎实的文字功底,做出了不少优秀的报道。
然而就当大家以为他会一直写下去的时候,他却突然辞职了。
原来他不甘心每天只和报纸文字打交道日子,便去了北京,在朋友介绍下进了一家媒体公司。
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新媒体,也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极大地开阔了自身视野。
于是他萌生出了一个想法,做自媒体人。
后来我们也知道了,传统媒体一落千丈,互联网媒体迅速发展。
当年的其他老同事只能拿到微不足道的薪水,或者重新找工作。
而他不仅在这个浪潮里完成了转型,还把账号做得风生水起,开启人生第二曲线。
生活中很多人想赚钱但又怕改变,怕面对新环境不适应,怕改变后的失序感。
但有个词叫不破不立。
想要生活有质的飞跃,就要逼自己养成破圈的能力。
无论是更新自己的朋友圈,延长自己的社交半径,还是提升自己的认知圈,不断深耕学习。
只有持续破圈,你才能重塑自己,找到新的发展机会。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有一组数据。
截至2024年底,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10.4亿人,其中人均单日使用时长高达156分钟。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平均每天刷短视频达2.6小时。
不可否认,这个时代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利。
但与此同时,也制造了无数沉迷于低级快乐的奴隶。
每天早上两眼一睁就是打开手机,一连几个小时越刷越上瘾;
吃饭、走路,甚至上厕所时,不拿着手机就感觉极度空虚和无聊;
经常看着手机,沉迷于短视频、短剧、直播而忘了正事……
结果时间久了,不仅专注力下降得厉害,做事效率也越来越低,原本一小时完成的事情,总要拖一天才能做完。
脑袋也变得混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消磨了对生活的斗志。
所以今天要分享的最后一个,很多人公认的赚钱能力,就是屏蔽力。
一个人屏蔽外界诱惑能力的强弱,其实就直接决定了,未来的成就有多大。
历史作家威廉·达尔林普有一个写作小屋,里面没有无线网。
每当工作时,他还会把手机放在抽屉里锁起来,直到午饭后才查看邮件。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有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就是每年会有两次“思考周”。
屏蔽一切社交和娱乐,把自己关在湖边的小木屋,专注于阅读和思考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股神巴菲特这一生把所有精力都专注在商业研究上。
除此之外,艺术、文学、科技、旅游、建筑,一切与商业无关的事全都充耳不闻。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想要赚钱,你就得屏蔽一切阻碍你赚钱的人和事,克制低级快乐的诱惑。
当你能掌控自己的注意力,保持自己的专注和节奏,才能迎来人生的跃迁。
最后,想给大家分享一段话:
“世界上最好的心理医生,其实就是一个有钱的自己。
钱真的很养人,它一点都不俗。
它能治好你的自卑和胆怯,让你随时出发自由选择。
它能给你底气、安全感和从容。
焦虑时它是解药,自卑时它是铠甲,迷茫时它是选择权。”
在这熙熙攘攘的世间,我们都是想赚点小钱的普通人。
能够使家人安康,幸福,能够使自己慷慨,爽朗,独立。
所以,请死磕这三个赚钱能力,练就一身挣钱的本事。
当你兜里的钱越多,你才能越放松,越强大。
与大家共勉。
作者 | 锦衣夜行
主播 | 佳音,十点读书签约主播。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