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是很难财务自由的,存到20万就想买车,存到50万就想买个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3 19:43 2

摘要:好多人辛辛苦苦攒钱,好不容易存到20万,心里就开始痒痒,想着买辆车风光风光;等攒到50万,又琢磨着买套房,给自己安个家。

跟人打交道多了就能发现,普通人想实现财务自由,那真是难如登天。

为啥这么说呢?

好多人辛辛苦苦攒钱,好不容易存到20万,心里就开始痒痒,想着买辆车风光风光;等攒到50万,又琢磨着买套房,给自己安个家。

这欲望就像个无底洞,刚填上一个,下一个又冒出来了。

一辈子都在为了满足这些欲望忙忙碌碌,钱刚有点积蓄就被花出去。

我有个发小,叫阿强。

他出身普通家庭,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一家小公司谋得一份工作。

阿强这人特别能吃苦,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工作上兢兢业业,业绩也相当不错。

每个月工资到账,他都会小心翼翼地规划,一部分存起来,一部分用于日常开销。

就这样,经过几年的打拼,他终于存到了20万。

那天,阿强兴奋地约我出去吃饭,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悦。

“兄弟,我存够20万啦!”阿强拍着我的肩膀,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我连忙恭喜他:“这么多钱,你打算怎么用?”

阿强毫不犹豫地说:“我想买辆车,你看现在大家都有车,出门多方便,而且开着车多有面子。”

我犹豫了一下,劝道:“阿强,这20万存着也不容易,要不先留着,说不定以后有更好的用处。”

阿强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怕啥,我以后还能继续赚钱,车是一定要买的。”

没过多久,阿强就开着一辆崭新的轿车回来了。

那段时间,他确实风光无限,每天开着车到处兜风,还时不时在朋友圈晒照片。

可好景不长,有了车之后,各种费用接踵而至。

油费、保养费、停车费,每个月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阿强的工资除了应付这些费用,再加上日常开销,几乎所剩无几。

原本还能存下的钱,现在变得捉襟见肘。

后来,阿强东拼西凑,付首付买了一套房子。

从此,他背上了沉重的房贷,生活变得紧紧巴巴。

为了多赚点钱,他不得不兼职好几份工作,每天累得疲惫不堪。

有次,我们见面聊天,阿强无奈地说:“兄弟,我现在感觉自己就像一台赚钱的机器,每天都在为了还房贷而奔波,根本不敢停下来。”

我安慰他说:“这也是你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坚持下去吧。”

阿强苦笑着摇摇头:“要是当初我能控制一下自己的欲望,不那么着急买车买房,也许现在的生活会轻松很多。”

其实就是很多普通人的缩影。

1、为什么普通人一辈子都在被欲望操控呢?

首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身边充满了各种诱惑。

广告无处不在,不断地向我们灌输着消费的观念,告诉我们拥有某些东西就能获得幸福和满足。

比如,汽车广告让我们觉得开车是一种时尚和身份的象征,房地产广告则让我们相信拥有房子是人生成功的标志。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产生攀比心理,从而盲目地追求物质享受。

其次,很多人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只考虑当下的需求,而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

就像阿强,他每次存到一笔钱,就只想着满足当下的欲望,而没有考虑到这笔钱如果用于投资或者储蓄,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收益。

他没有意识到,财务自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和规划。

最后,欲望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

但是,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很容易陷入消费的陷阱。

当看到一件喜欢的商品时,往往会被它的外观和功能所吸引,而忽略了它的价格和自己的实际需求。

我们总是安慰自己,就买这一次,以后不会再乱花钱了,但事实上,这种自我控制的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起来。

2、该如何挣脱欲望的枷锁呢?

我总结了3个方法。

第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一定要明白,真正的幸福并不取决于我们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内心感受。

在消费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来决定,避免盲目跟风和攀比。

比如,在购买商品时,可以先问问自己,这件商品是我真正需要的吗?它的性价比高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要果断放弃。

第二,制定详细的财务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根据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财务规划。

可以将自己的收入分为几个部分,一部分用于日常开销,一部分用于储蓄,一部分用于投资。

同时,要设定一个明确的财务目标,比如在未来几年内存够一定数额的钱,或者实现某种程度的财务自由。

有了目标和规划,就会有动力和方向,更加理性地管理自己的财务。

第三,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锻炼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比如设定消费限额,每月只允许自己花费一定数额的钱;或者采用延迟满足的策略,当想要购买一件商品时,先等待一段时间,如果过了一段时间后仍然觉得需要,再考虑购买。

通过不断地练习,自我控制能力会逐渐增强,从而更好地抵御欲望的诱惑。

3、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从小到大,接触到的信息那可海了去了,但可别天真地以为,这些信息就绝对正确。

为啥这么说呢?

个人在信息洪流里,很多时候就像没舵的小船,选择权少得可怜,基本是别人给啥咱看啥,被动接受。

就说小时候用的牙膏,以前大家用的都差不多,没啥花样。

可现在呢,广告铺天盖地,搞出个“小孩子专用牙膏”。

其实你心里可能犯嘀咕,觉得这逻辑站不住脚,但去超市给孩子买牙膏时,还是会不自觉地拿起儿童牙膏。

为啥?

还不是因为长期被广告“轰炸”,它已经悄悄改变了你的购买决策。

其实啊,咱们从出生就像一张白纸,啥都没有。

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朋友不停地往你脑子里灌输各种信息。

这些信息有好的,能帮你成长、进步;可也有不好的,就像隐藏的“陷阱”,说不定啥时候就把你坑了。

小时候没分辨能力,全盘接受还情有可原。

但成年后,要是还不动脑子,啥信息都照单全收,那可就太傻了。

现在信息传播速度飞快,真假难辨,得学会筛选。

遇到信息,先别急着信,多问问“为啥”“真的吗”,用自己的脑子思考思考。

不能像被驯服的小动物一样,别人给点“甜头”,就乖乖听话。

得有自己的主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找到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不被那些有害的信息带偏了方向。


来源:李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