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各种利好齐出,注意部分资金早已抢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21:25 1

摘要:最近国泰海通证券的研报刷屏了朋友圈,大家都在讨论新能源、固态电池这些新热点。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不得不苦笑:当这些消息被广泛传播时,往往意味着行情已经走了一大半。这让我想起2025年那场白酒风波,当时多少人被突如其来的"黑天鹅"打得措手不及

最近国泰海通证券的研报刷屏了朋友圈,大家都在讨论新能源、固态电池这些新热点。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不得不苦笑:当这些消息被广泛传播时,往往意味着行情已经走了一大半。这让我想起2025年那场白酒风波,当时多少人被突如其来的"黑天鹅"打得措手不及,却不知道机构早就提前撤退了。

一、新闻的滞后性与A股的抢跑特性

研报里提到的反内卷、固态电池、AI应用等方向确实很有前景,但问题是,当这些信息被公开报道时,市场往往已经提前反应了。这就是A股特有的"抢跑特性"——机构总是提前布局,等利好公布时反而可能是兑现的时候。

记得我在复旦读书时,教授就说过:"在A股,买传闻卖新闻是铁律。"国外市场是根据已知信息做交易判断,而我们的市场更像个赌场,大家都在打提前量。散户为什么总是亏钱?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二手、三手信息,而机构掌握的是第一手资料。

二、从白酒风波看机构行为

2025年5月那场白酒风波就是个典型案例。限酒令一出,板块应声下跌,很多人说这是防不胜防的"黑天鹅"。但如果我们看看当时的交易数据,就会发现机构早就开始撤退了。

这张图是白酒板块的交易行为数据,橙色柱体代表机构资金活跃程度。可以看到在年初反弹结束后,机构资金就不再积极参与交易。如果当时能看到这些数据,就不会对后来的大跌感到意外了。

PS1: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三、诺泰生物的"利空"套利

更有意思的是诺泰生物的例子。2025年7月被ST后,股价不跌反涨,四天涨幅超25%。表面看是"利空出尽",实则是机构早已布局完成。

这种案例在A股屡见不鲜。所谓的"利空"或"利好",不过是机构用来收割散户的工具罢了。关键在于能否看到真实的交易行为数据。

回到开头说的新能源、固态电池等热点。研报说得都对,但问题是:你现在才看到这些信息,是不是已经晚了?真正的机会往往出现在市场还没形成共识的时候。

我这些年最大的感悟就是:在A股生存,光看新闻研报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能反映真实交易行为的数据工具。就像我用了十多年的那套系统,它能让我看到机构资金的真实动向,而不是被表面的消息所迷惑。

无论国庆后的10月行情有多牛,作为普通人,以下5点还是不能丢的。

不要盲目追逐热点新闻学会观察资金流向找到适合自己的量化工具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保持独立思考能力

记住,在这个市场上,信息差就是利润差。缩小信息差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到能反映真实交易行为的数据工具。

国泰海通的研报确实指出了很多有前景的方向,但更重要的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些信息,机构可能早就知道了。与其追逐热点,不如静下心来研究交易行为数据。毕竟在这个市场上,真正赚钱的不是知道"买什么"的人,而是知道"什么时候买"的人。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来源:三观红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