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号召,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特色与青年学子的社会担当,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携港澳台侨胞及海外学子共同参与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四渡河村。该村以板栗产业为特色,同时存在留守老人与儿童健康服务需求迫切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号召,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特色与青年学子的社会担当,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携港澳台侨胞及海外学子共同参与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四渡河村。该村以板栗产业为特色,同时存在留守老人与儿童健康服务需求迫切、村民对中医药知识了解不深等问题。本次实践旨在通过中医药健康服务、药食同源知识普及、儿童急救教育等多种形式,将专业知识送达乡村,服务村民健康,助力产业发展。
义诊暖民心
为将中医药健康服务送到村民身边,团队专程前往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四渡河村,以“理论讲解+实操体验+义诊服务”的形式,开展中医药健康公益活动,让基层群众近距离感受传统医学的魅力。
活动首先聚焦推拿操作讲解环节。刘尚瑾同学结合乡村村民常见的颈肩腰腿痛问题,先通过人体模型清晰标注出推拿常涉及的穴位与经络,再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推拿的中医原理——通过手法刺激调节气血运行、缓解肌肉劳损。讲解过程中,还邀请村民作为“体验者”上台,现场演示揉、捏、按、推等基础推拿手法,针对村民反映的“肩膀僵硬”“腰酸痛”等问题,精准找到对应劳损部位进行示范操作,并指导村民相互练习,让大家在亲手实践中掌握简单实用的推拿技巧,亲身感受手法调理带来的放松与舒适。
在推拿讲解的同时,现场义诊服务同步拉开帷幕。团队成员分工明确,为村民提供多维度健康服务:拥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刘尚瑾同学通过脉诊细致判断村民体质,针对气虚、湿气重等常见问题给出饮食调理与生活习惯建议;来自巴西的陈善月传同学,耐心示范动作、纠正姿势,带领村民们在广场练习八段锦,让大家在舒缓的招式中感受传统养生文化,收获健康与快乐;对有需求的村民开展专业推拿服务,缓解长期劳作导致的肌肉紧张;同时提供耳穴压丸服务,根据村民失眠、头晕等症状,精准贴压对应耳穴并指导日常按压方法;艾灸区则为关节不适的村民提供温和艾灸,驱散寒湿;同时,来自中国台湾的蔡东其同学和来自中国香港的何玮珽同学还逐一为村民测量血压,记录数据并提醒血压异常者注意事项。
整场活动中,村民们积极参与体验,不少人表示“推拿后肩膀轻松多了”“耳穴压丸后晚上睡得香”。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中医药服务,不仅切实解决了村民的部分健康困扰,更让大家深入了解了中医药的实用价值,有效推动了中医药文化在基层的传播与普及。
急救护童心
为守护乡村儿童安全成长,团队在四渡河村“童心港湾”专属空间,为村里的小朋友们量身打造了一场儿童急救知识讲座。考虑到儿童的认知特点,张嘉晟同学以卡通动画为模版进行切入,用“为什么会呛到”“烫伤后该怎么办”等趣味提问引发兴趣,随后结合生活场景,系统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要领——比如针对小朋友的“腹部冲击法”姿势、力度控制,以及烫伤后“冲、脱、泡、盖、送”的五步法,用简单口诀帮助孩子记忆。
讲解结束后,互动模拟演练环节让现场氛围愈发热烈。通过真人演示,先分步演示基础心肺复苏的按压位置、频率,再邀请小朋友们轮流上前体验:有的孩子踮着脚练习胸外按压,有的在同伴配合下模拟“救助呛食的小伙伴”,梁行同学则在旁耐心指导,纠正动作偏差,让孩子们在亲手操作中掌握急救技巧,消除对急救知识的陌生感。
整场讲座高质量完成。课程内容既专业严谨,又贴合儿童生活实际,动画讲解、口诀记忆、模拟实操的多样形式,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全程积极举手、主动参与。此次活动成功将海姆立克急救法、烫伤处理、基础心肺复苏等关键急救知识普及给乡村儿童,帮助他们树立安全防护意识,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药食同源
当地村民为同学们介绍了四渡河村的村落面积、村民数量、地理位置等村内基本信息,重点为大家阐述了当地特色支柱产业——农作板栗和民宿旅游的发展现状。同时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四渡河村的自然风光与民宿产业。最引人注目的是大片栗子林,板栗是四渡河村的主要种植作物,也是当地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同学们深入乡村,了解四渡河村特色板栗产业,并亲身体验栗子采摘,将药食同源的理论知识与乡村实际生产相结合。
乡村产业振兴
为可以更深入传播健康思想和讲授健康生活的注意事项。团队亦进行了中医药健康科普宣教和八段锦养生功法教学,意向当地村民宣传普及中医药保健常识与养生功法的益处,在村民中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互动方式让村民直观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服务乡村、奉献爱心的公益活动,更是一堂融国情教育、专业学习与价值塑造于一体的“大思政课”和专业实践课。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我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村民家中,真切体会到中医药在基层健康服务中的迫切需求与独特价值,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以所学所长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信念。通过这次实践,我们见证了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也意识到中医药学子在这一伟大进程中肩负的责任与机遇。它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阅历,并在我们心中埋下了更深厚的家国情怀与专业理想。
这段暑期社会实践的经历,将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难忘的一页,不断提醒我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里。我们将始终铭记四渡河村民们的笑容、感谢与期盼,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会不断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综合能力,努力将青春的热忱与智慧转化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光和热。
文案丨陈祎晴 许雪莹 张嘉晟
排版丨许雪莹
初审 | 朱伊讷、梁婧轩老师 张嘉晟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