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才38岁,发际线已经退到后脑勺”——沙特男人把这句话挂嘴边,C罗却直接把这焦虑变成一门8万元起步的生意,还把直播间搬到利雅得市中心。
“才38岁,发际线已经退到后脑勺”——沙特男人把这句话挂嘴边,C罗却直接把这焦虑变成一门8万元起步的生意,还把直播间搬到利雅得市中心。
10月2号晚上,他一边捋着自己浓密的短发,一边在手机上划拉:“第二故乡,不开玩笑,店就开在费萨尔亲王大道。”屏幕那端,阿拉伯语弹幕瞬间刷屏,有人刷火箭,有人刷“求预约”,不到十分钟,后台客服说咨询爆了,只能先关表单。
别急着咂舌价格高。
沙特卫生部年初刚公布的脱发白皮书里,18岁以上男性雄脱比例42.3%,全球第一,比地中海沿岸还高两个点。
利雅得本地医院植发排队已经排到明年春天,韩国人开的诊所把FUE打包卖12万,还得提前交一半定金。
C罗这次把欧洲团队整个搬来,喊的是“午休植发”,上午种完下午去逛商场,价格区间8-12万人民币,反而成了“性价比”。
更扎心的是,沙特去年把医美签证从30天一口气拉到90天,机票酒店可以走医保商保报销。
隔壁迪拜趁机打广告“植发+度假”,结果沙特人反手一个“我们有C罗”,直接把医疗旅游的金字招牌往自家门口拽。
业内人士私下算过,一台手术连带陪护消费,平均能给城市额外带来3万沙币(约6万人民币)现金流,200台就是1200万,相当于一家中型商场一个月的营业额。
C罗自己也没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除了植发,他顺手把马德里那套运动康复中心图纸复制粘贴,选址就在诊所楼上,健身房、冷冻舱、高压氧全配齐。
胜利队体能教练已经被拉去当顾问,赛季休赛期球员组团上楼做保养,球迷楼下排队种头发,一条闭环把“颜值”和“竞技”打包卖。
当然,本土医生没那么乐观。
利雅得一家开了十年的植发机构老板在采访里摊手:“我们一台手术收5万沙币,他一来就翻倍,客户还问为什么我们不送签名球衣。”更尴尬的是,沙特医保目前只覆盖病理性脱发,美容类依旧自费,高价市场越热闹,中低端诊所越被挤到墙角。
小诊所医生最近开始推“分期付款”,首付三成就能做,被同行吐槽“把医美玩成车贷”。
可消费者不管这些。
推特上有人晒出预约短信截图,号码后缀“CR7”,配文“以后掉头发也带总裁buff”,点赞十万。
也有女网友问“女的能种吗”,诊所账号秒回“男女都能,保密协议签两份”,把话题再送一程。
从葡萄牙马德拉岛到沙特沙漠,C罗把头顶生意做成跨国连锁,靠的从来不是技术壁垒,是把“秃”这件小事放大成身份标签——能花八万让头发回到18岁,谁还在意是不是明星同款?
沙特年轻人说,以前脱发只能戴头巾,现在能戴“总裁光环”,这钱花得值。
最后一组数字:沙特2030愿景里,医疗旅游要占到GDP的3.2%,目前才1.1%,缺口巨大。
C罗一家诊所年营收目标1亿沙币,听起来吓人,可对比整个市场的15%年增速,也就是多占几个百分点。
真正让人眼红的,是他把“脱发焦虑”翻译成一门语言——谁都想在自拍里留住头发,就像留住青春。
利雅得夜里十二点,诊所灯还亮着,玻璃墙上映出排队的人影,一半是为了头发,一半是为了跟那个永远不服老的总裁沾点边。
来源:烈日j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