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选择你心仪的导师,10月非虚构短故事全新改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3 17:03 1

摘要:10月,三明治连续运营了八年的短故事项目,迎来了一次新的改版。这次改版的特点,是写作者可以在报名阶段就选择自己心仪的导师。导师们也会根据自身特点,给出更具个人风格色彩的指导方法和过程。

10月,三明治连续运营了八年的短故事项目,迎来了一次新的改版。这次改版的特点,是写作者可以在报名阶段就选择自己心仪的导师。导师们也会根据自身特点,给出更具个人风格色彩的指导方法和过程。

本月的四位导师是:

李梓新

三明治创始人,有20年传媒经验。2024年以优等学位(Distinction)毕业于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EA)创意非虚构写作硕士专业(MA Creative Non Fiction)。

著有《灾难如何报道》《民主是个技术活儿》等书,Newsletter「新写作Xin Writing」。现在进行潮汕题材的非虚构中英文写作。

我正在探索中文非虚构的新风格——非虚构最重要的不是描述事实本身,而是如何调动事实,来表达自己的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切身的,个人的,也可以是社会性的,有广泛共鸣的。那么,摆脱被事实牵着走、以个人生活来博取读者兴趣的写作风格,便是第一步。真正的非虚构写作者会感到写自己的故事是一种自我表达,而不是一种自我贩卖去满足他人。

为了挖掘作者真正的自我(self),我将在为期两周的写作过程中,和每位学员进行两次单独的一对一语音沟通,每次30-45分钟。因为我觉得语言交流能使写作者放松下来,寻找到自我真正想表达的议题。

我喜欢的题材:身份认同、迁徙、跨语言创作、Place Writing (地方性写作)、家庭、亲情、育儿、政治、历史题材等。

我不太擅长指导的题材:性别、友情、爱情、宠物、二次元等。

本期指导学员,限5席。

邱不苑

非虚构作者、青年研究者、舞者、绘本译者、前媒体人。

英国剑桥大学教育系全奖博士生,关注身体、情感与教育,创办身体·舞动·写作工作坊。曾任《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在多家媒体发表非虚构作品近百篇。翻译出版绘本《爷爷有个魔法指南针》等。新书《剑桥一年:关于爱与拥抱的自我民族志》预计于今年10月出版面世。用舞蹈和文字与世界打交道。

INFP/J,坐标英国剑桥,兴趣超级广泛的跨界星人。

对我来说,写作最终是关于人的功课。所谓见字如面,我总是把短故事页面上的文字交流想象成笔友交互——虽素未谋面,却依旧触摸到人的温度和模样。中文系出身+深度媒体写作六年,我自然有对文字、叙事结构的直觉与知识结构;但或许也因为我跨界教育学(尤其着重身体与情感),加上过去三四年来与各种作者交流的实践经验,我逐渐意识到,这个交流过程更重要的是在纸笔之外、在故事的背后,挖掘“你”是谁。

短故事的写作教育对我来说与其说是‘指导’,更像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如何互相拥抱、拥抱自我的过程。你不只是“学员”,而是“作者”,是写作路上的同行人。我惊喜于每一个曾指导过的作者的自我突破:有时是从无形的抽象里捏造出可感的具象,有时是在一团混沌的困惑中剥丝抽茧地找到自己的主线,有时是在文字里把恐惧的形状描摹出来、然后更好地直面它们。无论何种情况,我们一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期待认识你,我的朋友。

欢迎的写作题材(但不限于):亲密关系/情感、教育成长、身体经验、海外离散经验、女性书写、非主流探索(教育/生活方式/职业/灵性/神秘学等)、创伤经验、社会边缘群体、实验性写作等。

本期指导学员,限2席。

推荐阅读

林海音《城南旧事》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点击阅读我的相关过往作品《你身后的台湾——写给林奕含的信》

萧红《呼兰河传》

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韩江《素食者》

部分编辑过的短故事

渡水崖

写作者,编辑。新闻系毕业,前凤凰网记者和编辑。人物访谈收录于《我只在意人存在的样子》。在北京长大,高中回东北高考,成长受户籍制度和人口迁移的影响,所以特别关注教育分流和城市边缘群体。目前在北京生活。

主要作品:骆以军 光阴的故事杨潇 步履不停春树:八年前出国至今,我没有一个瞬间试图放弃写作彭剑斌:把写作变成职业,容易用一种世俗的标准去判断它北京“迷笛”学校的年轻人,和他们选择的生活混在三和的日子里,我真正认识了这群“底层”青年

当了几年非虚构编辑,我最大的成就感,来自帮大家找到自己的“生命写作课题”,引向刊发和出版。我接纳所有的表达欲:所有非写不可的、想记录下来的故事,所有的泪、痛、愤怒、喜悦、无聊和奇思妙想。我对人很感兴趣,关心文字背后人的状态、处境和想法。

今天我越来越觉得,写作最大的障碍不是表达能力,而是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作为编辑,我想先告诉你如何高效筛选素材、搭建框架,怎样面对“卡住”,怎样进入心流状态。这是为了这篇故事的完成度,也是为了你接下来能自己运用这些方法。敲下来的字更贴近自己的心,贴近记忆里的声音、味道,也许就是系列化写作的起点。这个过程中,期待你能信任自己,给自己绝对的支持和陪伴。我也会做到这一点。

关于我:infj,双子座,带点东北式幽默。我有几年职务写作经验,最近在自我暴露式的写作中,重新连结了过去生活中的人,一些旧创伤被慢慢疗愈,性格更开朗,生活出现新的进展。现在我把写作当成玩耍,也是自我修复的过程。如果你在类似的阶段,也很欢迎交流!

欢迎的写作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女性书写,普通人书写,地方性书写,家族史

创伤经验,复杂事件和关系,隐秘心事,意识流,个性化表达

爱情/友谊/亲缘,旅行/自然/运动,职业/学业

本期指导学员,限5席。

部分编辑过的短故事

推荐读物

齐邦媛《巨流河》

王鸥行《大地上我们转瞬即逝的绚烂》

艾米·里奇《万物交响:驴子、随笔与喧嚣》

珍妮

写作者,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注册针灸师

目前在西门菲沙大学学习小说和跨体裁(hybrid-form)创意写作。她喜欢在写作中让人物经历种种缘分巧合,发现内在的觉悟和成长。作品见于三明治,emerge25 等。

我期待读到来自不同背景写作者的经历和体验。无论你想写什么故事, 我都愿意和你探索它对你的真正意义,帮你找到你擅长的表达方式。

我会借用workshop 的形式,鼓励写作者互相提问,互相学习。针对每一位写作者的特质,我会建议形式,语言,视角方面的创新,通过这些元素来探索人物的纵深。

创意非虚构的文本里,一般“我”是主角。和作为作者的“我”,以及生活里的“我”不同,文本中的“我”并没有在经历现实中线形的时间,而是在重新创造一个时空可以随意扭转的世界。写作中,事情细节的真实性也许并不重要,但“我”和这件事,这个细节的连接是我们写下来的目的。你愿意去找到去面对这个连接吗?

如果此刻你感觉到爱,这个爱从哪里来,和什么有关,又会带你走向哪里,如果你感觉到恨,它让你愤怒,羞愧,自责吗,它针对谁,为什么?和我一起写作,我会追问。直到在太平洋的这一端,我能通过你的书写,触摸到你,感受到你写的这一段,和我, 和我身边的人的共振和联系。

写作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实验。时,是时间的时。像生活运转的分分秒秒,我们的写作是流动的不设边界的潜海。 希望和我一起写作,你能在这个过程中迷失自己又找到自己。

本期指导学员,限5席。

珍妮喜欢的书

《漫步在雨中池塘》乔治·桑德斯,很有趣的俄罗斯短篇小说解读,对学习写作结构很有帮助。

《奇想之年》琼·狄迪恩,叙述/描写/描述分布节奏非常好的创意非虚构,能学习到怎样删选事件的主次,怎样有节奏递进地表达现实和内心的同频。

《世界在你心中》克里希那穆提,这本书能引导你怎样从本质上来看待你的生活和经历,帮你发现新的写作视角。

那么我们邀请你加入短故事。因为在短故事写作学院不仅仅是写作,还有我们的相同的和不同的身份标签共同形成的讨论和反思,也是认识写作导师、来自全球各地的中文写作者的机会,更是一种个人探寻。

10月短故事班,16号-30号,书写只属于你的故事。

大师工作坊

Nazli: Fire and Ink-Stories of Desire

俞冰夏:存在主义入门

Melissa Wan: Writing Sex and Intimacy in Fiction

中文虚构短故事(每月开展)

钱佳楠: 创意写作工作坊

中文非虚构短故事(每月开展)

Memoir Writing

Young Adults Personal Essay


剧本创作


诗歌

里所诗歌工作坊

写作生活节

来源:中国三明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