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7日,民政部官网发布紧急提示,用“从未授权、从未批准、从未同意”三个强硬表述划清界限,直指假借官方名义实施的养老诈骗行为,同一时间段内,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也联合发声,提醒老年人警惕新型骗局,这些密集的官方预警,正是因为近期这类诈骗出现了抬
2025年9月27日,民政部官网发布紧急提示,用“从未授权、从未批准、从未同意”三个强硬表述划清界限,直指假借官方名义实施的养老诈骗行为,同一时间段内,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也联合发声,提醒老年人警惕新型骗局,这些密集的官方预警,正是因为近期这类诈骗出现了抬头趋势。
很多老人容易被“官方背景”“政策福利”打动,觉得有政府背书就不会出错,但恰恰是这种心理被不法分子利用。他们打着民政、老龄等部门的旗号,把骗局包装成惠民项目,让人难辨真假,其实只要看清这几类典型套路,就能避免踩坑。
套路一:冒用“银龄行动”名义,搞投资返利
“银龄行动”是真实存在的官方项目,主要是组织老年知识分子、技术人才开展志愿服务,比如退休医生下乡义诊、老教师支教等,全程不涉及任何商业活动。但2025年9月以来,多地出现不法分子冒用这个名义搞诈骗,他们制作看似正规的宣传册,上面印着民政部、全国老龄办的logo,宣称“加入银龄行动投资计划,年返利15%,还能优先享受高端养老服务”。
这些骗子会在社区、公园等人多的地方设点,先免费发放鸡蛋、挂面吸引老人围观,再现场播放“官方授权”的虚假视频,说这是“国家扶持的养老投资项目,名额有限”。等老人心动后,就诱导他们交几千到几万元的“入会费”“投资金”,承诺到期返还本金并给高额分红,甚至说介绍朋友加入还能拿“推荐奖”。
民政部在9月27日的提示里明确说了,从未授权任何机构以“银龄行动”名义搞投资返利、销售返佣等商业活动。大家只要记住,官方的“银龄行动”是志愿服务,不会让老人掏钱,更不会谈投资、分红,遇到要钱的,直接转身走就行。
套路二:假称“智慧养老项目”,冒充国家单位
随着智慧养老政策的推进,一些骗子开始冒充国家电网、民政部门等单位,推销所谓的“智慧养老项目”。2025年9月19日就有案例显示,有叫“神州智店”的机构,打着国家电网旗号,给老人算“养老账”,说“缴费30年,每月能领4672元,比自己存钱划算多了”。
他们的套路更“高级”,会租高档写字楼办公,员工穿类似制服的衣服,见面就递“工作证”,上面印着虚假的单位名称和编号。为了让老人相信,还会组织“参观考察”,带大家去一个临时布置的“智慧养老基地”,里面摆着一些简单的仪器,说是“能远程监测健康,有专业人员24小时照顾”。
实际上,正规的智慧养老项目比如社区的智能呼叫系统、健康监测设备等,都是政府免费或低价提供给有需要的老人,不会让老人大额缴费。如果遇到自称“国家单位”的人推销收费的养老项目,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打12349养老服务热线核实,或者去当地民政局咨询,一查就能露馅。
套路三:虚构“会员制养老”,套取预付资金
这类骗局针对想住养老机构的老人,骗子会注册一个空壳的“养老服务公司”,租几间民房简单装修,冒充“高端养老院”,推出“会员制养老”服务,说“交10万办终身会员卡,以后住养老院不花钱,还能享受免费医疗”。
他们抓住老人“怕以后养老没着落”的心理,夸大养老院的条件,说“有24小时护工,每天三顿营养餐,定期体检”,还让老人现场试住一天,安排人热情招待。很多老人觉得“很划算”,就拿出积蓄办卡,有的甚至动员朋友一起办。但等收了足够多的钱,骗子就会卷款跑路,留下空荡荡的“养老院”。
全国老龄办和民政部在9月9日的风险提示里特别提醒,选择养老服务机构要看资质,民政部有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网址:https://yanglao.mca.gov.cn/#/homePage),输入机构名称就能查到是否登记备案。没在平台上查到的,不管说得再好,也不能交钱,更别信“终身会员”“高额优惠”这种诱惑。
除了这三类典型骗局,还有私域直播间里的虚假宣传也得警惕,一些商家专门在微信群、直播间里针对老人卖“保健神器”“治病偏方”,说“是民政部门推荐的养老产品”,其实都是没资质的三无产品。这些骗局虽然花样不同,但有个共同特点:都蹭“官方名义”,都让老人掏钱,只要记住这两个关键点,就能提高警惕。
个人观点:防养老诈骗,抓好3个“硬办法”
1. 认准官方渠道,查资质再相信
不管遇到什么养老项目,先通过正规渠道核实。查养老机构去民政部的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查政策真假打当地民政局电话或12349热线,查单位身份看有没有官方网站公示。凡是说“有内部关系”“不用查”的,基本都是骗局。
2. 守住钱袋子,大额支出先商量
老人自己拿不准的事,尤其是涉及几千元以上的支出,一定要跟子女或信任的亲戚商量,别被骗子的“名额有限”“过期不候”催着交钱。法律规定,签订养老服务合同要明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和退款条款,遇到只让交钱不给签正规合同的,绝对不能答应。
3. 记清举报方式,发现骗局及时反映
如果看到有人冒用官方名义搞养老诈骗,或者怀疑遇到了骗局,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可以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也能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还能通过民政部官网的互动栏目留言举报,早反映一天,就能少有人受骗。
民政部反复发布提示,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因为养老诈骗关系到老人的晚年幸福。这些骗子利用老人对官方的信任行骗,实在可恨,但只要老人和家属提高警惕,认准官方渠道,守住钱袋子,就能让骗局无机可乘。
你身边有人遇到过类似的虚假养老项目吗?对于防范养老诈骗,你还有哪些实用办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我是[老周],每天会分享养老防骗技巧、民政政策解读等实用知识,用通俗的语言帮大家避开陷阱。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社保大白话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