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俗称“大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经蚊媒传播,该病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夏秋季是蚊虫孳生和活跃的时间,也是乙脑的高发季节。乙脑是一种以脑实质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呕吐、嗜睡、抽搐、意识障碍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小知识
守护健康平安度秋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俗称“大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经蚊媒传播,该病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夏秋季是蚊虫孳生和活跃的时间,也是乙脑的高发季节。乙脑是一种以脑实质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呕吐、嗜睡、抽搐、意识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为特征,其病死率和后遗症率均较高,对公众危害较大。做好防蚊、灭蚊、免疫接种等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乙脑发病。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多数人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儿童因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健全,往往更易出现症状。虽然10岁以下儿童发病较多,但近些年成年人乙脑发病情况也在增加,应引起关注。
乙脑病毒进入人体后是否引发疾病
一方面可能与感染病毒的数量与毒力有关,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力和其他防御功能。如果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感染后只发生短暂的病毒血症,则病毒可被迅速清除,不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仅引起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人体还可借此获得免疫力。但如果机体免疫力低下,乙脑病毒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
被蚊虫叮咬后一定会得乙脑吗?
不是所有蚊子都传播乙脑,主要是三带喙库蚊。当三带喙库蚊叮咬了被乙脑病毒感染的猪后,再去叮咬人才会导致人感染发病。
乙脑如何预防?
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接种乙脑疫苗及防蚊、灭蚊。
应该接种几针乙脑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
秋天蚊虫也迎来“最后的疯狂”,为了减少或避免蚊虫叮咬,人们外出前可选择使用蚊虫驱避剂。如何选择并安全使用蚊虫驱避剂呢?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1、根据使用人的情况、去往场所时间的长短和蚊虫叮咬风险的大小选择蚊虫驱避剂的有效成分及浓度;未满6月龄的婴儿不建议使用避蚊胺产品。
2、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说明,并遵照执行。确实有需要时再重复使用,并应严格遵照产品说明书里的相关内容。
3、初次使用时,可先涂抹少量在皮肤上,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用温和的肥皂及清水洗净皮肤,必要时及时就医。
4、涂抹时通常需避开眼睛和嘴周围,如产品说明有相关内容的遵照说明书涂抹。如同时使用防晒霜(乳),应先涂抹防晒霜(乳),再涂抹蚊虫驱避剂。
5、有喷头设计的产品不建议直接喷射于面部,可先喷在手上,然后用手均匀涂抹于面部皮肤。切勿涂抹于有伤口、破损、晒伤或敏感皮肤上。
6、使用蚊虫驱避剂特别是喷射式包装设计的产品,应远离食物、明火、点燃的香烟等,并避免在密闭环境中喷涂。
7、回到室内或没有蚊虫叮咬风险的场所后,应及时清洗涂抹过蚊虫驱避剂的皮肤及衣物。
8、切勿将其置于儿童可接触到的地方,防止误食造成伤害;不要让儿童自行涂抹;不要在婴幼儿的手部使用,以免其吮吸手指时进入体内。
9、目前对于植物源驱避剂的有效性、毒性及其健康风险的研究还较少,婴幼儿不建议使用。例如在加拿大,香茅油和薰衣草油涂抹剂常用于防蚊,但因对其安全的证据不足,不建议用于2岁以下儿童。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