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经蚊虫(主要为三带喙库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约30%的重症乙脑患者会留有后遗症。
很多人都有被蚊子叮咬的经历
但是被蚊子“叮”进ICU
你听说过吗?
去年,江西赣州20岁的小陈(化名)
在游玩返程途中
突然四肢抽搐、畏寒发冷
甚至出现晕厥症状
送医后经诊断
小陈被蚊子叮咬后
感染了流行性乙型脑炎
图片来源:广东新闻
医生表示
小陈很喜欢熬夜玩手机
导致其抵抗力差
易受疾病的侵袭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
和蚊虫叮咬有直接关系
但并非所有人
被蚊虫叮咬后都会患病
一般是在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病
图片来源:广东新闻
乙脑
一种“被蚊子叮咬出来”的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经蚊虫(主要为三带喙库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约30%的重症乙脑患者会留有后遗症。
高发季节和易感人群:乙脑在夏季高发,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和老人更需警惕!
家畜是主要宿主:猪、牛等家畜是乙脑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在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猪是重要的传染源。
感染后表现:起病急、高热、头痛、恶心、呕吐、惊厥、意识障碍、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症状与体征,重型患者病后可遗留语言障碍、精神异常、智力减退、瘫痪等后遗症,甚至死亡。
科学预防有妙招
关键做好2点!
1、接种疫苗是“最强防御盾”
1954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乙脑灭活疫苗;1968年,更高效的减毒活疫苗诞生。经过60多年迭代,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保护率超90%。
乙脑疫苗接种程序:
①儿童:
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免疫缺陷者需谨慎接种。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第1、2剂次间隔7~10天,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过敏体质需提前告知医生。
②成人:
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基础免疫应注射2剂次,间隔7天,基础免疫后1个月至1年内加强免疫1次。
2、灭蚊
日常灭蚊4要点:
清积水:翻盆倒罐,每周清理花瓶、水缸。挂蚊帐:夜间睡觉务必使用蚊帐,尤其婴儿床。穿浅衣:蚊虫喜暗,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服和裤子。驱蚊剂:喷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蚊液。流行地区应特别注意:
农村地区:猪圈要远离居住区,定期灭蚊。露营爱好者:野外活动时穿浅色衣服和长靴、喷驱蚊剂,避免在积水旁扎营。4个关于乙脑的常见问答
问题一:我家孩子以前得过乙脑,还需要打疫苗吗?
答:自然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无需再接种。但需注意:临床误诊率约5%,建议先做血清抗体检测。
问题二:成人没打过疫苗,需要补打吗?
答:建议以下人群补种:(1)居住在乙脑流行区(如农村、郊区)的人群;(2)从事畜牧业、林业等行业中接触动物的人群;(3)计划去东南亚等乙脑高发地区旅行的人群。
问题三:打完疫苗发烧/红肿,正常吗?
答:约5%接种者会出现低热(<38.5℃)或局部红肿,通常1~2天自愈。若持续高热、出现皮疹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
问题四:哪些区域是乙脑高风险区域?
答:乙脑在农村地区高发,与农田灌溉有密切关系。农田灌溉为库蚊提供了大量繁殖场所,且猪圈、牛圈等距离人群生活区较近,蚊虫在叮咬感染乙脑病毒的猪、牛等家畜后,再叮咬人,形成“猪→蚊→人”的传播链,导致乙脑在农村地区更容易传播。
乙脑虽可怕
但通过接种疫苗
日常做好灭蚊等预防工作
就能有效降低感染概率
守护健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健康贴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