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色渐浓,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孔雀公园夜市逐渐热闹起来。生蚝在炭火上滋滋冒油、脆皮肠烤得金黄酥脆、鱿鱼须在铁板上卷曲成花……空气中飘散着诱人的香味,吸引市民游客在各个摊位前驻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春华
夜色渐浓,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孔雀公园夜市逐渐热闹起来。生蚝在炭火上滋滋冒油、脆皮肠烤得金黄酥脆、鱿鱼须在铁板上卷曲成花……空气中飘散着诱人的香味,吸引市民游客在各个摊位前驻足。
“90后”周林富的炸蘑菇小吃摊前,等候的顾客排起了队。“之前逛夜市时看到有招聘和学技能的信息,我学会炸蘑菇后,就摆了这个摊,没想到生意这么好……”周林富忙得不可开交。
周林富在夜市上遇到的招聘和学技能信息,正是游仙区就业服务的新探索——为更好服务青年群体就业,游仙区将就业服务与夜间经济深度融合,把招聘活动搬到青年人群聚集的夜市上,助力大家“逛着夜市找工作”。
9月30日晚,记者在孔雀公园夜市看到,除了一个个摊位,“就业驿站”“创业孵化”“夜市不打烊 好职等你‘淘’”等各类就业标语也十分醒目。
一块展板上,密密麻麻都是用工企业招聘信息。“快来看看招聘信息吧!扫码登记求职信息还送夜市消费优惠券!”游仙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负责人汤丹杨与工作人员热情招呼过往市民,不时有人停下来仔细查看展板上的用工信息。
“没想到逛夜市还能顺便找工作,而且还能通过VR直观看到用工环境!”市民杨小姐和她的朋友想做电商主播,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扫码填报相关资料,很快大数据就为她们匹配了适宜的招工信息。
“现在我们每周在夜市开展一次这样的就业服务,相关招工信息来自绵阳市、游仙区两级人社部门及我们园区本身。为保证时效,信息都是定期更换;如果展板上没有求职者中意的信息,还可扫码关注我们的线上招聘获得更多求职机会。”汤丹杨介绍,传统招聘会一般是工作日的白天在固定场馆举行,与青年群体夜间活跃且注重体验的特点有些错位。去年11月起,游仙区尝试将就业服务搬到青年聚集的夜市,打破传统招聘时空限制,让就业服务更“接地气”。这一做法被命名为“星光夜市”。
截至目前,“星光夜市”就业服务已举行63场,累计吸引近2万人次参与,其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70%,有2000余人实现就业或技能学习。
“这是一场夜间经济与就业服务的‘双向奔赴’。”孔雀公园夜市管理公司执行经理车书龙说,如今,随着“星光夜市”知名度不断提升,孔雀公园夜市的客流量明显增加。游仙区人社部门也计划,今年底前将“星光夜市”就业服务模式推广到全区夜市。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