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弹幕刷“病好了吗”,她晃着水杯答:“中医说肝火旺,早睡比剧本贵。”一句话,把半年里推掉的7部戏、两部S级古装、一个2000万综艺,全盖了过去。
“她刚把都市剧热度抬到3万,转头就宣布不接戏,这不是耍大牌,是把饭碗砸了给同行看。”
赵露思在直播间里笑得像没经历过凌晨咳醒的那几个月。
弹幕刷“病好了吗”,她晃着水杯答:“中医说肝火旺,早睡比剧本贵。”一句话,把半年里推掉的7部戏、两部S级古装、一个2000万综艺,全盖了过去。
很多人替她算损失:S级古装单部片酬按市价算至少4000万,7部就是3亿往上,再加综艺,差不多能买上海一套老洋房。
她倒好,把银行卡往抽屉一塞,报名了中央戏剧学院短训班,周末去蹭心理学选修,笔记里写着“角色先治自己”。
《许我耀眼》播出那天,她蹲在机房看成片,看到许妍在雨里摔报表,突然跟旁边工作人员说:“这女的像我19岁,只会用傻笑挡枪。”那场戏播出后,cut被剪了800万次,观众夸“赵露思终于不甜妹了”,她把弹幕截图发进朋友圈,配文:“原来跳出舒适区,是会被看见的。”
推戏最狠的那次,平台把合同送到横店酒店,她翻完前十集,“女主除了谈恋爱就是误会,我演完会讨厌自己。”第二天飞机改签到北京,直接去雍和宫旁边找老中医,号脉三分钟后被宣判:熬夜太多,脉象像弹棉花。
那天起,她把手机设了22:30强制关机,床头放《变态心理学案例集》,当睡前故事。
业内有人笑她傻,说流量花期短,三个月不露脸就换代。
她听见只回一句:“花期再短,也比塑料花好闻。”转头把银河酷娱的合约送进仲裁,理由是“剧本否决权写进合同却一次没兑现”。
仲裁文件曝光那天,粉丝才发现,她过去两年拒演的古偶可以拼成一副扑克牌。
不拍戏的日子,她也没消失。
微博粉丝涨了300万,30岁以上占比首次突破20%,品牌方发现她的高奢代言销量反涨18%,PR私下透露:“观众吃厌了连轴转的机器,突然有人踩刹车,反而想多看两眼。”她去中戏蹭课被拍,背包里掉出《演员自我修养》,旧书边卷得发黑,热搜挂了一整天,词条叫#赵露思带书出门像真学生#。
最戏剧性的是,三家头部导演协会放出风声:她的档期先留,项目可以等。
这在85后小花里几乎是反常识——通常只有电影大咖才享受“项目等人”待遇。
有人把这话转给她,她正端着中药,苦得直眯眼,回了一句:“等我先把脉象弹回人类。”
粉丝把待播的《神隐》剪成“无声预告”,没有对白,只有眼神,B站播放破500万。
评论区最高赞写着:“她不在,却比天天霸屏的更鲜活。”这条评论她点赞了,但半小时后又取消,像偷偷收了礼物又装没事人。
算下来,她停下来的半年,少赚至少3亿,却换来观众一句“原来年轻演员也能说不”。
对普通打工人,这数字遥远,但道理相通:拼命加班换的KPI,有时不如一次理直气壮的请假,让老板想起你原来不可替代。
赵露思把“不”字写在合同上,也写进了娱乐圈的生存规则——花可以不开,但根必须往下扎。
来源:青涩枫叶Ty